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下面是对《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的逐句译文和赏析:
- 诗句: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 译文:韩信知道汉王害怕他的才能,经常托病不来朝见。韩信因此日夜怨恨,常常发牢骚,感到羞愧,不愿与周勃、灌婴等人并列。
- 赏析:此段描述了韩信因为不被汉王重用而心生不满,他开始疏远皇帝,不再积极朝见,甚至抱怨命运不公。这种心态反映出韩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现状的失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权力斗争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敏感。
- 诗句: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 译文: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并热情迎接,称呼韩信为“大王”,表示愿意为刘邦效力。韩信离开后笑道:“我竟然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 赏析:这段描述展现了韩信在对待他人时的态度——谦逊有礼,同时又不失自信。韩信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谦逊,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他对樊哙的尊重和认可,以及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 诗句: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 译文:有一次汉王在闲谈中询问韩信认为哪些将领可以胜任,韩信一一列举了自己的见解。当汉王问起自己能否统领十万军队时,韩信回答:“陛下最多只能统领十万军队。”当汉王再次询问自己是否胜过韩信时,韩信回答说:“我虽然多,但越战越强。”汉王笑着说:“你既然说我多,那么我就不如你来指挥了。”韩信说:“陛下不会带兵,却善于指挥将领,这正是我所担心的。而且您所说的天生的统帅,并不是靠人为的力量。”
- 赏析:这一段描绘了汉王与韩信之间的对话,其中包含了一种幽默和机智的交流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汉王对韩信才华的高度认可和信任,以及韩信谦逊而自信的态度,两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
- 诗句: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
- 译文: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时,向淮阴侯请求告辞。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旁人,两人走到院子里散步,仰头叹息道:“您能够告诉我心里话吗?我想与您有话说。”陈豨说:“只要大将军的命令。”淮阴侯说:“您所在的地方是国家精兵驻扎之地;而您是陛下非常宠信的臣子。人们如果传言您谋反,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如果传言两次,陛下就会怀疑;第三次传来的消息,陛下一定会发怒并亲自率军出征。我愿意帮您筹划一番,这样天下就可以有所图谋。”陈豨一直都知道韩信的才能,韩信答应听从淮阴侯的话。
- 赏析:此段描绘了淮阴侯韩信对陈豨的关心和信任,同时也显示了韩信的智慧和计谋。韩信深知陈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他不仅信任陈豨的能力,还为他策划了反击的策略。这种策略体现了韩信的深思熟虑和谨慎行事的风格。
- 诗句:信于是日得亡,归国,报上。上已闻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数月乃得召见信。
- 译文:韩信于是得以逃脱回到汉朝,向皇上汇报情况。皇上已经知道韩信当初贫穷、没有良好品行、不能被推举去做官的情况,也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住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讨厌他。几个月后才得以被召见。
- 赏析:这一段描绘了韩信逃回汉朝的过程和他如何获得皇上的重新信任的过程。韩信的经历和遭遇让他在皇上心中的形象发生了转变,最终获得了重用的机会。这也反映了历史上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信任往往伴随着时间和努力的过程。
通过对《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的逐句译文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韩信的历史形象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韩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智慧的人物。《史记》中的这些篇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韩信生平和性格的珍贵资料,也展示了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文学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