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晁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袁盎自其为吴相时,(尝)有从史尝盗爱盎侍儿,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人有告从史,言“君知尔与侍者通”,乃亡归。袁盎驱自追之,遂以侍者赐之,复为从史。及袁盎使吴见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酒醉,西南陬卒皆卧,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盎弗信,曰:“公何为者?”司马曰:“臣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盎乃惊谢曰;“公幸有亲,吾不足以累公。”司马曰:“君弟去,臣亦且亡,辟吾亲,君何患?乃以刀决张,道从醉卒隧出。司马与分背,袁盎解节毛怀之,杖,步行七八里,明,见梁骑,骑驰去,遂归报。

【原诗】
及晁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袁盎自其为吴相时,尝有从史尝盗爱盎侍儿,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人有告从史,言“君知尔与侍者通”,乃亡归。袁盎驱自追之,遂以侍者赐之,复为从史。及袁盎使吴见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酒醉,西南陬卒皆卧,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盎弗信,曰:“公何为者?”司马曰:“臣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盎乃惊谢曰;“公幸有亲,吾不足以累公。”司马曰:“君弟去,臣亦且亡,辟吾亲,君何患?乃以刀决张,道从醉卒隧出。司马与分背,袁盎解节毛怀之,杖,步行七八里,明,见梁骑,骑驰去,遂归报。

【译文】:
等到晁错被杀之后,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出使吴国。吴王想要让他担任将领职务,但是袁盎不愿意。吴王想杀了他,派一个都尉带领五百人把他的军营包围起来。袁盎自从做吴国的丞相时,曾经有一个跟随他的部下曾经偷了袁盎的爱妾,而袁盎却并没有告诉他。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那个从史,说“你和那个侍妾有私情”。那个人就逃跑了。袁盎派人追赶那个人,并且把侍妾赏赐给他,让他重新做了那个从史。到了袁盎出使吴国被吴王所扣押的时候,那位从史恰好是吴王手下的校尉司马,于是便把所有的财物和粮食都放到两石醇醪里面,因为天气很冷,士兵又饿了、渴了,喝了很多酒后都睡着了。在西南的角落里,士兵们全都躺下了,司马趁着夜里叫醒了袁盎,说:“您就可以离开了。吴王约定第二天早晨要杀您。”袁盎不相信,问:“您为什么这样做呢?”司马回答说:“我原来是做那个从史偷过您侍妾的人。”袁盎非常惊讶和感激地说:“您有幸还有亲人,我不值得连累到您。”司马回答说:“您赶快离开吧,我自己也会逃亡的,为了保护我的亲人,您有什么担心的呢?于是就挥刀砍断了绳索,从小路逃出。司马和袁盎分开走,袁盎解开身上的绳子和头发来保护司马,手拄着拐棍走,走了七、八个钟头才回到家。天亮以后,看见梁国的骑兵已经来了,骑兵奔驰而去。然后袁盎返回报告。

【注释】:

  1. 晁错(cháo cuò): 西汉大臣,因谏阻文帝放弃封诸侯王国政策而获重罪。
  2. 太常: 官名,汉光禄勋属官之一,掌礼仪祭祀等事。
  3. 吴王: 即刘濞(bì), 汉景帝时任吴国国王。
  4. 欲使: 指任命为将领。
  5. 欲杀之: 吴王打算杀死袁盎。
  6. 一都尉: 一名都尉。
  7. 尝: 过去有过。
  8. 侍儿: 侍女。
  9. 弗泄: 不泄露。
  10. 司马: 官职名,掌管军纪的官员。
  11. 醇醪(chún láo): 美酒。
  12. 司马与分背: 司马追上袁盎并一起逃走。
  13. 节毛: 形容极度惶恐的样子。
  14. 司马曰:“臣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司马回答:“我曾经做过那个跟随史偷过您侍妾的人。”
  15. 盎谢曰: 袁盎感谢司马的话。
  16. 司马曰: 司马告诉袁盎:“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有个亲人需要保护。”
  17. 司马曰:“君弟去,臣亦且亡,辟吾亲,君何患?”司马对袁盎说:“你赶快离开吧,我也很快就会逃跑,为了保护我的亲人,你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18. 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 过去曾经做过跟随史偷过袁盎侍妾的事情。
  19. 司马与分背: 司马追上袁盎并一起逃走。
  20. 节毛怀之: 极度惊恐的样子,形容极度惶恐的样子。
  21. 司马曰: 司马告诉袁盎:“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有个亲人需要保护。”
  22. 司马曰:“君弟去,臣亦且亡,辟吾亲,君何患? ”司马对袁盎说:“你赶快离开吧,我也很快就会逃跑,为了保护我的亲人,你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