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袁盎为楚相。尝上书有所言,不用。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雒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剧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葬车千余乘,此亦有过人者。且缓急人所有。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季心、剧孟耳。今公常从数骑,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骂富人,弗与通。诸公闻之,皆多袁盎。
袁盎虽家居,汉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余曹,备之!”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问占。还,梁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诗句:
吴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袁盎为楚相。
译文:
吴楚两国已经败灭,景帝于是任命元子刘平陆侯的爵位为楚王,让袁盎担任楚相。他曾上书有所谏言,但是不被采纳。袁盎因病免职在家,与邻里相处,一起游玩斗鸡走狗。雒阳剧孟曾经拜访过袁盎,袁盎对他表示热情的招待。安陵有一位富翁对袁盎说:“我听说剧孟是个博徒,将军为什么如此与他结交?”袁盎回答道:“虽然剧孟是个博徒,但是他的母亲去世时,有一千多辆车送葬,这也是有过人的。何况在危难之时,人们都会尽力相助。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能仅仅依靠亲属,也不能因为生死存亡而推脱责任。天下的人,都期望季心和剧孟这样的贤人能够挺身而出。如今你常常只带几个随从出行,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又怎能依赖他们呢?”这位富人被袁盎的话激怒了,不再和他交往。其他公卿大臣们都称赞袁盎为人正直。
注释:
- 吴楚:指吴国和楚国,这里指的是汉初的叛乱势力。
- 元子:即刘平陆侯,是景帝所封的一位诸侯王。
- 平陆侯:指刘平陆侯被封为楚王。
- 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 雒阳剧孟:指剧孟,他是雒阳地区的名人,也被称为“雒阳游侠”。
- 安陵:指汉代的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
- 博徒:指赌博的人。
- 危难:指危急困难的时候。
- 节操:指坚守气节、不屈从于权势的意思。
- 雒阳剧孟尝过袁盎:雒阳剧孟曾经拜访过袁盎。
- 刺者至关中:刺杀者来到了关中地区。
- 备之:防备他们。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袁盎在汉朝建立初期的政治生活中,他如何利用自己的智谋和口才,以及他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赢得了当时朝廷中一些公卿大臣的信任与尊重。袁盎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的言行举止也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的风范和责任感,即使在面对危险和挑战时,也始终坚守着正义和忠诚。此外,文中通过对袁盎与剧孟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袁盎的人格魅力和智慧。整段描述既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政治氛围和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