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承一帝,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而为畔逆以忧太后,非长策也。”王弗听。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皆许诺,而曰“城阳景王有义,攻诸吕,勿与,事定分之耳”。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齐王后悔,饮药自杀,畔约。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劫守其王,不得发兵。胶西为渠率,胶东、菑川、济南共攻围临菑。赵王遂亦反,阴使匈奴与连兵。

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馀万人。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

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 “承一帝,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而为畔逆以忧太后,非长策也。”王弗听。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皆许诺,而曰“城阳景王有义,攻诸吕,勿与,事定分之耳”。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齐王后悔,饮药自杀,畔约。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劫守其王,不得发兵。胶西为渠率,胶东、菑川、济南共攻围临菑。赵王遂亦反,阴使匈奴与连兵。    
    
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馀万人。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    
    
赏析:    
《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出自《史记》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该文通过描述吴王濞及其同党发动七国之乱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展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文中的袁盎、景帝也都有自己的鲜明性格。    
    
文章开篇描述了吴王濞的身份背景和历史地位。吴王濞是高帝兄长刘仲的儿子,他在高帝平定天下后被封为代王,但由于匈奴的侵扰,他无法坚守城池,被迫逃亡,最后归顺了汉朝。尽管被废为侯,但他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被安置在郃阳(今陕西合阳)继续居住。    
    
文章详细记录了吴王濞发动七国之乱的过程。他召集了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等地的势力,共同对抗中央政府。这些势力都接受了他的邀约,并承诺在事情成功后进行分配。然而,当中央政府发出削除吴王封地和追究晁错罪行的命令时,吴王却首先挑起了叛乱。他先是杀了两千石以下的汉朝官吏,然后联合胶西王一起发动战争。    
    
文章还描绘了吴王濞与其他诸侯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行动。胶西王和其他诸侯在面对中央政府的压力时感到恐惧和愤怒,纷纷抱怨晁错的处置不当。当中央政府发布削除吴王会稽、豫章郡的命令时,吴王率先起兵。同时,其他诸侯如胶东、菑川、济南、楚、赵等也都响应了吴王的号召,共同攻击临淄(今山东淄博)。齐王因为后悔而自杀,叛离了联盟。济北王虽然城墙尚未完全修复,但其郎中令劫持了他,阻止他向吴王发兵。胶西成为了联军的首领,带领胶东、菑川、济南一同围攻临淄。赵王也最终反叛,暗中勾结匈奴以加强自己的力量。    
    
文章总结了七国之乱的爆发和结束。吴王濞动员了他的军队,命令所有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人亲自参战。他还下令他的少子和那些年龄比他小但与他相等的人也要参与战斗。共有二十万人参与了这场战争。除了直接对吴王发起攻势外,他还派遣闽越和东越的军队加入战场。最终,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吴王被击败并被处死,七国之乱也被平定。    
    
整体而言,此文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吴王濞和他的同党发动七国之乱的过程以及他们的失败。文章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