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与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彊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以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馀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馀,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数月,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诗句:“灌夫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

译文:灌夫身穿战甲,手执长戟,招募了军中那些他信任的壮士共数十人。当他冲出军营大门时,没有人敢上前阻拦。

关键词注释:灌夫、颍阴侯、吴楚反时、军法、父子俱从军、中郎将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灌夫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他对父亲的忠诚。他的父辈曾经得到颖阴侯的恩惠,因此得以提升至二千石的高位。然而,灌夫的母亲姓为灌孟,使得他的名字与父亲有所区分。灌夫在吴楚七国之乱期间担任将军,勇敢地冲锋陷阵,但最终因为一次战斗而身受重伤,幸得良药救治才得以幸存。尽管伤势严重,但灌夫仍然坚持战斗,最终因为表现出的勇猛和对父亲的忠诚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被封为中郎将。然而好景不长,灌夫最终还是因为一场误会而被贬谪至燕国,但他的英勇事迹已经传遍了天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