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子恬嗣。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不敬。
淮南王安谋反觉,治。王前朝,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及闻淮南王金事,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众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解析与翻译:
诗句及其译文
- “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
- 注释: 春天。
- 译文: 初春时节,武安侯生病,专门召唤服丧者来谢罪。
- “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
- 注释: 使用看鬼的巫师来看。
- 译文: 让巫师去看情况,看见魏其侯和灌夫共同看守着要杀死他。最终死去了。
- “子恬嗣。”
- 注释: 继承。
- 译文: 儿子恬继承了爵位。
- “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不敬。”
- 注释: 元朔三年。
- 译文: 元朔三年,武安侯穿着破旧的衣服进入皇宫,对皇帝不恭敬。
- “淮南王安谋反觉,治。”
- 注释: 淮南王安谋反被察觉。
- 译文: 淮南王刘安谋反被发觉,进行调查。
- “王前朝,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
- 注释: 前朝,在王到京之前。
- 译文: 淮南王刘安在去京城的路上,武安侯任太尉的时候,迎接刘安到霸上。对刘安说:“皇上还没有太子,大王您是最贤明的,是高祖的孙子。如果皇上驾崩了,没有大王您的话,还能有谁呢?”淮南王非常高兴,并赠送给武安侯许多金银财宝。
- “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
- 注释: 从魏其侯时期开始。
- 译文: 皇上从魏其侯时期开始就没有直接责备武安侯,只是因为是太后的缘故罢了。
- “及闻淮南王金事,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 注释: 及,等到。
- 译文: 等听说淮南王的事情之后,皇上说:“如果有武安侯在的话,那他一定会被杀!”
-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
- 注释: 太史公曰:魏其侯和武安侯都是因为外戚身份地位高。灌夫因为一次决定而名声显赫。魏其侯的行动是为了攻打吴国和楚国。武安侯的富贵在于日出月落之间。然而魏其侯不懂变通,灌夫缺乏技巧却不谦逊,两人相互支持,于是造成了祸乱。武安侯因为富有而喜欢玩弄权术,饮酒后责难他人,导致两位贤人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