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黯姑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时至二千石者十人。濮阳段宏始事盖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然卫人仕者皆严惮汲黯,出其下。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戹,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汲郑列传》是 西汉 史学家 司马迁 创作的一篇 文言文,收录于《史记 》中。 汲黯字长孺, 濮阳 人也。 其先有宠於古之 卫 君。 至黯七世,世为 卿大夫。 汲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汲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

以下是对《汲郑列传》的逐句解析:

  1. 汲黯字长孺:汲黯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人物。他的名字“长孺”意味着他的德行和才智都像孺子(小孩子)一样纯真无邪。这个名字体现了他在年轻时代就展现出的非凡才华和崇高品质,预示着他将成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
  2. 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汲黯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传承。他的祖先曾经受到古代卫国国君的宠爱,这使得他们的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使汲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3. 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汲黯的家族代代相传,一直担任着重要的官职。这一事实充分展示了他们家族的荣耀和实力。同时,这也反映了汲黯个人的才能和努力,使他能够在家族中脱颖而出。
  4. 汲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由于汲黯的父亲在朝中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得以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官场。这一经历使得汲黯在年轻时就具备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资源,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汲黯以庄见惮:汲黯以其庄重严肃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著称。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势,这种性格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他勇于担当责任,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了朝廷中的一股清流。
  6.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汉景帝去世后,太子刘启继位成为汉文帝。这个事件标志着汉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预示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刘启继位后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政务和人际关系,这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黯为谒者:汲黯被任命为谒者,这是皇帝身边的一名重要职位。作为皇帝的近臣,他有机会直接接触到皇帝和其他高级官员。这样的职位使他能够更好地了解朝政动态,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8. 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东越国发生内乱,导致两国之间的冲突加剧。汉武帝派遣汲黯前往调查情况并处理问题。这次任务不仅考验了汲黯的外交能力,也给了他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他必须妥善处理与越国人的关系,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9. 不至,至吴而还:汲黯未能如期到达东越进行调查或提供帮助。虽然有些遗憾,但他选择返回吴国并报告情况。这表明他对此次任务的认真态度和责任感。尽管未完成使命,但这次行动也让他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0. 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汲黯向汉武帝汇报情况时表示,越国内部的矛盾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不足以让天子级别的使者感到羞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没有过分夸大或指责越国的行为。
  11. 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上使黯往视之:河内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火灾,造成千余户人家受灾。汉武帝再次派遣汲黯前往查看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这显示了汉武帝对灾情的重视以及对汲黯的信任。
  12.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汲黯向汉武帝报告时说,由于火灾是由家人不慎引起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忧。这表明他具有冷静理智的态度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13.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余万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汲黯前往河南巡视,发现那里的农民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向当地郡守借得粮食,并亲自前往灾区发放给贫民。这一行动体现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社会责任感。
  14.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汲黯因为担任县令的工作而感到羞愧,因此辞去职务并回到了家乡。他选择离开官场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生活。
  15.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汉武帝得知汲黯辞职的消息后,决定重新启用他。这显示了汉武帝对汲黯的信任和支持。
  16.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汲黯多次直言进谏,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在朝廷中长期任职。这表明他虽然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但在当时的体制下难以实现自己的主张。
  17. 迁为东海太守:汉武帝任命汲黯担任东海太守一职。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位,需要具备出色的治理能力和领导才能。汲黯在担任这个职位期间表现出色,为地方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8. 以黄老之言,治官理民:汲黯采用道家思想来治理官府和人民。他认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减少繁琐的行政程序和不必要的干涉。这种治国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借鉴。
  19. 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汲黯注重保持工作的清静和秩序,善于选拔和任用有能力的人才来辅佐自己。他强调要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和高效的执行力,这些都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 其弟兄官属吏皆畏之爱之:汲黯的家人和亲信对他的尊敬和喜爱是显而易见的。这表明他在同事和下属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

《汲郑列传》不仅讲述了汲黯个人的故事,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及个人品德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