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毋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孙弘亦颇受焉。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孔氏之衰,经书绪乱。言诸六学,始自炎汉。著令立官,四方鸧腕。曲台坏壁,书礼之冠。传易言诗,云蒸雾散。兴化致理,鸿猷克赞。
胡毋生,齐人。在孝景时期担任博士,因年事已高选择退休后教授学问。齐国对春秋的解读很多都来源于胡毋生,公孙弘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瑕丘江生是谷梁春秋的传承者。自从公孙弘得以重用,他曾将谷梁春秋的义理进行整理和比附,最终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
董仲舒的弟子有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等人。其中褚大成为了梁国的宰相;步舒则成为了长史,持节出使淮南处理狱事,他在诸侯国中独断专行,未经上报就擅自做出裁决,按照春秋之义进行纠正,天子都认为是正确的做法。他们的弟子中有通晓经学的,甚至达到了大夫的水平;成为郎官、谒者的、掌故的以百计算,而董仲舒的儿子以及孙子们都因此获得了很高的官职。
孔氏学派的衰败,经书开始混乱。从炎汉以来,六学开始出现,著令立官,四方纷纷效仿。曲台破壁,书礼之冠。传易言诗,云蒸雾散。兴化致理,鸿猷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