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欲杀,莫敢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以下千馀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
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欲杀,莫敢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
贰师将军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畤侯。
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以下千馀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金。
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此篇记录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以及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详细经过,描述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西汉时期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首先,张骞在建元中被任命为郎,当时汉武帝询问匈奴投降者的情况,他们表示匈奴已经击败月氏王,并将其头颅作为饮器使用。月氏王逃走并时常怨恨匈奴,因此没有与其联合对抗匈奴。张骞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亲自出使西域,寻找联合对抗匈奴的机会。
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率领百余人的船队穿越沙漠和戈壁,跨越了葱岭山脉,最终到达了西域各国。在西域各国,张骞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强盛和富饶,同时也了解了各国的风俗、地理和资源情况。张骞还向各国推销丝绸、茶叶等商品,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他多次派使者前往大月氏进行沟通和协商。大月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居住在中亚地区,后来因为战争等原因迁徙到了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张骞认为大月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匈奴,就可以取得胜利。于是,他多次派出使者前往大月氏进行沟通和协商,希望能够说服大月氏共同作战。
张骞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大月氏的响应和支持。虽然张骞多次派使者前往,但大月氏一直采取观望的态度,不愿意出兵援助。张骞对此非常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张骞继续努力寻找其他可能的合作对象。他发现乌孙这个国家比较友好,愿意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于是,张骞派遣使者前往乌孙进行沟通和协商,希望能够说服乌孙支持汉朝共同对抗匈奴。
乌孙是一个位于中亚地区的小国,曾经受到匈奴的控制。然而,乌孙国王翁归靡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汉朝的力量和潜力。他决定支持汉朝共同对抗匈奴,派兵两千骑兵跟随张骞前往大宛。然而,由于乌孙内部的权力斗争等原因,这两千骑兵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乌孙的支持仍然为张骞在西域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乌孙的支持下,张骞继续向东前进,最终到达了西域各国。在西域各国中,张骞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大宛的信息。原来大宛是一个位于中亚地区的强国,但由于国内政治腐败等原因,大宛国逐渐走向衰落。大宛国王听说汉朝的强大和富饶,心生敬畏之意。他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并向汉朝表示愿意臣服。
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大宛的关系,张骞决定再次出使大宛。这次出使更加困难和危险,因为他需要面对更多的敌人和挑战。然而,经过张骞的努力和劝说,大宛国王终于同意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
大宛国被征服后,汉朝在西域地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加强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为汉朝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财富。
《史记·七十列传·大宛列传》是一篇记录西汉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文章。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和经历的描述,展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紧密联系和文化交流。同时,文章也反映了汉朝在当时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