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是以择贤而用占焉,可谓圣人重事者乎!周公卜三龟,而武王有瘳。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晋文将定襄王之位,卜得黄帝之兆,卒受彤弓之命。献公贪骊姬之色,卜而兆有口象,其祸竟流五世。楚灵将背周室,卜而龟逆,终被乾溪之败。兆应信诚于内,而时人明察见之于外,可不谓两合者哉!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故书建稽疑,五谋而卜筮居其二,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

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又其所生,兽无虎狼,草无毒螫。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岂不信哉!

褚先生曰:臣以通经术,受业博士,治春秋,以高第为郎,幸得宿卫,出入宫殿中十有馀年。窃好太史公传。太史公之传曰:「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要,故作龟策列传。」臣往来长安中,求龟策列传不能得,故之大卜官,问掌故文学长老习事者,写取龟策卜事,编于下方。

诗句

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是以择贤而用占焉,可谓圣人重事者乎!
注释与赏析:

  • 摓策定数:通过掷骰子的方式来决定命运的预兆。
  • 灼龟观兆:使用龟甲来观察兆文,象征占卜。
  • 变化无穷:意味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是多变和不可预测的。
  • 择贤而用占焉:选择贤明的人来使用占卜。
  • 可谓圣人重事者乎?:可以说,圣人对于重要的事务都会重视占卜。

译文

通过投掷骰子(摓策定数)以及观察龟甲上的文字(灼龟观兆)来确定命运,其结果变化多端,因此选择贤明的人来进行占卜,这可以称得上是圣人重视事务的表现吗?(这句话表达了对圣人重视事务、善于运用占卜以辅助决策的看法。)

诗句

周公卜三龟,而武王有瘳。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晋文将定襄王之位,卜得黄帝之兆,卒受彤弓之命。献公贪骊姬之色,卜而兆有口象,其祸竟流五世。楚灵将背周室,卜而龟逆,终被乾溪之败。
注释与赏析:

  • 周公卜三龟:周公曾三次用三种不同的龟进行占卜。
  • 武王有瘳:武王在经过占卜后得到了治疗,病愈。
  • 纣为暴虐:商纣王残暴无道。
  • 元龟不占:商纣王的龟甲没有用于占卜,说明他不信天命。
  • 晋文将定襄王之位:晋文公即将确立襄王的王位。
  • 黄帝之兆:占卜结果显示与黄帝有关的迹象。
  • 献公贪骊姬之色:晋献公因为迷恋骊姬的美丽而被其所害。
  • 卜而兆有口象:占卜时得到的兆文显示有“口”的形象。
  • 其祸竟流五世:这一灾难最终影响到他的五个世代的家族。
  • 楚灵将背周室:楚灵王企图摆脱周朝的统治。
  • 卜而龟逆:占卜的结果预示着不利。
  • 终被乾溪之败:最后楚国遭遇了乾溪的惨败。

译文

周公曾经三次用三种不同的龟进行占卜,而周武王也因此得到了治愈。但是纣王因为过于残暴,所以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去占卜。晋国的文公准备确立襄王的王位,占卜时出现了与黄帝有关的迹象,最终接受了文王的命令成为君主。晋献公因为迷恋骊姬的美色而陷入困境,占卜结果显示“口”的形象,最终导致国运衰败,影响到了整个晋国的第五代。楚灵王试图摆脱周朝的统治,但占卜结果预示了他将会失败,终于导致了乾溪之战的惨败。

诗句

兆应信诚于内,而时人明察见之于外,可不谓两合者哉!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故书建稽疑,五谋而卜筮居其二,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
注释与赏析:

  • 兆应信诚于内,而时人明察见之于外:占卜的结果应该诚实可信,并且当政者也应当能够洞察到这些征兆,并据此做出决策。
  • 可不谓两合者哉:这种内外结合、相互印证的做法可以说是十分合理的。
  • 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如果轻视占卜,认为它不神圣,那么就是违背常理的。
  • 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如果不顾及人类的道德和伦理,只相信那些迷信吉凶的吉祥物或征兆,那么神灵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正确的引导。
  • 故书建稽疑,五谋而卜筮居其二:因此,古代的《尚书》中有关于解决疑惑的方法,其中有一半的方法涉及到占卜和祭祀。
  • 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虽然有五种占卜的方法,但其中的原则是强调要有依据,不能单凭占卜的结果行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