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传曰:「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捣蓍,下有神龟。」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捎兔丝去之,既以篝烛此地烛之,火灭,即记其处,以新布四丈环置之,明即掘取之,入四尺至七尺,得矣,过七尺不可得。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闻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满百茎长丈者,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已上,长满六尺者,既可用矣。记曰:「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三曰「五星龟」,四曰「八风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月龟」,七曰「九州龟」,八曰「玉龟」:凡八名龟。龟图各有文在腹下,文云云者,此某之龟也。略记其大指,不写其图。取此龟不必满尺二寸,民人得长七八寸,可宝矣。今夫珠玉宝器,虽有所深藏,必见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谓乎!笔玉处于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者,润泽之所加也。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蚗龙伏之。王者得之,长有天下,四夷宾服。能得百茎蓍,并得其下龟以卜者,百言百当,足以决吉凶。
诗句: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
译文:自古以来,伟大的君王在建立国家和承担天命的过程中,进行事业时哪一次不是尊崇并使用卜筮来助力善事的!
注释:
- 自古圣王:从古代开始,那些被认为是英明的君王。
- 将:将要,即将。
- 建国受命:建立国家并承受天命。
- 兴动事业:发起或从事某项事业。
- 何尝不:怎么不,表示完全如此。
- 宝:珍贵,重视。
- 以:用来,因为。
- 助善:帮助行善。
- 唐虞以上:指唐尧、虞舜时代以前的历史无法记述。
- 不可记已:不能记载下来。
- 涂山之兆:相传夏朝始祖禹即位前,有神龟浮出涂山(地名)的沼泽,背负洛水(黄河),象征着大禹治水的吉兆。
- 飞燕之卜:传说中的商朝末年,武丁用燕子占卜国运,燕子飞向殷墟,预示着商朝的繁荣。
- 百谷之筮:周文王用百谷之数(一种占卜方法,涉及六十种谷物的生长周期预测吉凶)预测国家的运势,预示了周朝的昌盛。
- 王者:君王,统治者。
- 决定诸疑:解决许多疑难问题。
- 参以:辅助参考。
- 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代用于占卜的工具。
- 蛮夷氐羌: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
赏析:《史记·七十列传·龟策列传》是司马迁所著的一篇文言文,它记录了古时的卜筮活动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古人对龟卜和蓍草占卜的运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天文、地理、历史事件等方面知识的应用,以及这些知识如何被用于政治决策和文化传承中。文章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尊重,还体现了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解释和预测人类事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