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诗句: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译文:《史记》中指出,法家主张不区分亲疏、贵贱,所有事物都按照法律来裁决,那么就会断绝亲情与尊重的恩情。
关键词解释:

  • 法家:古代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政治制度流派,强调法治和规范。
  • 亲亲尊尊:古代中国的伦理观念,强调家族内部的亲情和尊敬长辈。
    赏析:
    这段诗描述了法家的政治理念,即通过法律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同时也可能忽略了人情世故。在现代管理中,我们应结合法律与情感因素,以实现更好的治理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