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

五月,凤皇集胶东、千乘。赦天下。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租税勿收。

六月,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语在《太子传》。

秋七月,诏立燕剌王太子建为广阳王,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

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

大司农阳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杀。

夏五月,诏曰:“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匈奴远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蛮乡风,款塞来享;建太学,修郊祀,定正朔,协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应,宝鼎出,白麟获。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其议奏。”有司奏请宜加尊号。

这首诗描述了宣帝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
    注释:夏天的第四个月(四月)出现了地震。皇帝下诏书,要求全国的内郡国推荐文学成绩最优秀的人各一人。
    赏析:这反映了宣帝时期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文学才华的赏识。

  2. 五月,凤皇集胶东、千乘。赦天下。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租税勿收。
    注释:五月,凤凰出现在胶束和千乘地区。同时宣布赦免了全国的罪过。皇帝还赐给官吏两千石以下的各级官员以及宦官各种不等的爵位。此外,还赏赐全国的人每人爵位一级,孝子每人两级爵位,女子每百户可以得到一头牛和一壶酒。免除他们的租税。
    赏析: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赦免活动,显示出朝廷在减轻民众负担和鼓励忠孝方面的决心。

  3. 六月,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语在《太子传》。
    注释:六月,皇帝发布诏书说:“原来的皇太子现在住在湖上,还没有封号和祭祀。应该讨论他的谥号和设置园邑。”这段话出自《太子传》。
    赏析:这表明皇帝关心太子的生活状况,并考虑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 秋七月,诏立燕剌王太子建为广阳王,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
    注释:秋七月,皇帝发布诏书立燕剌王的儿子建为广阳王,立广陵王的儿子弘为高密王。
    赏析:这两次立王都是因为皇子的继承问题,显示了皇位传承的复杂性和皇帝对于继承人的慎重考虑。

  5. 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
    注释:第二年春天,皇帝使用水衡钱作为平陵的建设费用,迁移居民兴建住宅。
    赏析:这反映出宣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即通过征收特定税收来支持公共建设项目。

  6. 大司农阳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杀。
    注释:大司农阳城侯田延年因犯罪被判有罪,被处决。
    赏析:这是一次重要的司法审判,显示了汉朝中央政权的严格执行法纪。

  7. 夏五月,诏曰:“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匈奴远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蛮乡风,款塞来享;建太学,修郊祀,定正朔,协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应,宝鼎出,白麟获。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其议奏。”有司奏请宜加尊号。
    注释:夏五月,皇帝下诏说:“我虽然身体有病,但是尽心尽力地秉承祖先的遗愿,日夜思念着孝武帝的仁德,选拔明智的将领,讨伐不臣顺从的国家。匈奴远遁他乡,平定了氏羌、昆明、南越等百蛮部落,让他们归顺朝廷。修建太学,举行郊祀仪式,确定历法和音律制度;封祭泰山,堵塞宣室门,出现吉祥的征兆;宝鼎出现,白象获得。这些功德盛大,不能一一宣扬,而庙乐还没有称颂得体,因此建议讨论是否应当加封尊号。”负责此事的官员请求皇帝应当加封尊号。
    赏析:这反映了宣帝时期国家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成就及皇帝对前代皇帝的尊重与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