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凤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秋,广川王吉有罪,废迁上庸,自杀。
地节元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
三月,假郡国贫民田。
夏六月,诏曰:“盖闻尧亲九族,以和万国。朕蒙遗德,奉承圣业,惟念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若有贤材,改行劝善,其复属,使得自新。”
冬十一月,楚王延寿谋反,自杀。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蚀之。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薨。诏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义,率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万世策,以安宗庙。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夏四月,凤皇集鲁,群鸟从之。大赦天下。
五月,光禄大夫平丘侯王迁有罪,下狱死。
诗一:凤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五月,凤凰在北海安丘、淳于聚集。
诗二:广川王吉有罪
秋日,广川王刘吉因罪被废并迁往上庸,后自杀。
诗三:地节元年春正月
地节元年春季,正月,有星出现在西方。
诗四:假郡国贫民田
三月,朝廷赐给郡国的贫民以田地。
诗五:夏六月诏文
夏季六月,汉宣帝发布诏书说:“朕听说,尧帝亲和九族,以此和谐整个国家。朕承继先帝遗德,继承圣业。思考我的宗族成员中尚有未尽的罪责而断绝关系,如果有贤才改过自新,可以恢复与他们的关系,让他们得以重新做人。”
诗六:冬十一月楚王延寿谋反
冬季十一月,楚王刘延寿谋反,自杀。
诗七:十二月晦日日蚀
十二月晦日,出现日食。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汉宣帝即位二十五年间的政治状况,包括他如何治理国家以及面对的各种挑战。诗中的“凤皇集北海安丘淳于”描绘了当时社会祥瑞之象,象征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地节元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反映了宣帝时期的政治变化和对天文现象的关注。“三月,假郡国贫民田”反映了他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自然现象,展示了宣帝的统治策略和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