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亡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
巫蛊事连岁不决。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语在吉及外戚《传》。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常困于莲勺卤中。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时会朝请,舍长安尚冠里,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亦以是自怪。
汉书 · 纪 · 宣帝纪
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亡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
巫蛊事连岁不决。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语在吉及外戚《传》。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常困于莲勺卤中。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时会朝请,舍长安尚冠里,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亦以是自怪。
赏析:
本篇主要描述了西汉宣帝刘询的一生及其政治活动。刘询作为武帝的曾孙和戾太子的孙子,虽然年纪轻轻就遭遇了巫蛊之祸,但他最终被霍光拥立为帝。在即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如实施严格的法制、整顿吏治等。同时,他也注重与民间的联系,关心民生问题,使得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稳定和发展。此篇通过叙述刘询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一个年轻君主的成长历程和治国理念。
译文:
汉书·纪·宣帝纪
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之子。太子纳娶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娶王夫人,生宣帝刘询,称为皇曾孙。宣帝仅出生数月,便遭遇巫蛊之祸,太子、史良娣、皇孙、王夫人均遇害。关于此事详见《太子传》。尽管宣帝年幼,仍然被收押在郡邸监狱中。然而邴吉身为廷尉监,在郡邸审理巫蛊案件时,对宣帝表示同情,让女徒们为他再次生育子女,并私下供给衣食。他的关照非常周到。
巫蛊之事连续几年未能解决。到了后元二年,武帝病重,经常在长杨宫、五柞宫徘徊。望气者声称长安监狱中有天子之气,于是武帝派遣使者分批审查所有关押的人犯,不论轻重一律处决。内谒者令郭穰夜间来到郡邸监狱,被吉拒绝囚禁,使者无法进入,宣帝才得以逃脱。之后因为大赦,吉便将宣帝送往祖母史良娣家中抚养。相关事迹记载于《外戚传》。
后来武帝又下诏由掖庭养视,并将他登记入宗正府。当时掖庭令张贺曾在戾太子身边工作过,怀念过去的恩情,对曾孙十分爱护并供养得很好。宣帝长大后,张贺为其选取了暴室啬夫的女儿许广汉之女作为妻子。由于宣帝自幼受教于东海澓中翁的诗歌教育,学识渊博且喜欢游侠生活,喜欢斗鸡走马,熟知民间的是非善恶。他多次出入于各陵墓之间,足迹遍布三辅地区,常常困于莲勺卤中。他在杜县(今陕西户县东南)和鄠县(今陕西户县东北)之间尤其喜欢居住,时常在下杜(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一带游玩。每当购买食物时,所从卖家总是与他发生争执;这也可能是他感到奇怪的原因之一。
注释:
1. 武帝:指汉武帝刘彻。
2. 曾孙:指宣帝刘询。
3. 巫蛊之祸:指汉武帝时期发生的巫蛊事件,导致太子刘据、江充等人被处死,牵连多人。
4. 史良娣:史丹妻妾之一,生子刘进(即戾太子)。
5. 王夫人:史丹妻妾之一,生子刘病已(即汉宣帝刘询)。
6. 丙吉:字少卿,汉元帝时任御史大夫。
7. 郭穰:内谒者令,奉命前往郡邸监狱处理囚犯事件。
8. 暴室啬夫:管理暴室监狱的官员,负责监管囚犯。
9. 许广汉:暴室啬夫之妻,宣帝刘询的继母。
10. 澓中翁:《汉书》作者班固的祖父名澓中翁,此处应作误植或笔误。
11. 溰(xié):音同“胁”,指逼迫。
12. 下杜: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是汉代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