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庚申,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早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状告产。平阳侯窋闻其语,驰告丞相平、太尉勃。勃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勃北军。勃复令郦寄、典客刘揭说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令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禄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勃。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勃遂将北军。然尚有南军,丞相平召朱虚侯章佐勃。勃令章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内相国产殿门。产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内,徘徊往来。平阳侯驰语太尉勃,勃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乃谓朱虚侯章曰:“急入宫卫帝。”章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见产廷中。餔时,遂击产,产走。天大风,从官乱,莫敢斗者。逐产,杀之郎中府吏舍厕中。
这首诗出自《汉书·纪》。它描述了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0年)八月,平阳侯周王刘彻行御史大夫事,发现相国吕产在计划谋反。郎中令贾寿也来报告说,灌婴与齐、楚合从,有阴谋反叛的迹象。于是平阳侯周王刘彻听到这些消息后,急忙告诉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译文:
八月庚申日,平阳侯周王刘彻担任御史大夫职务,发现相国吕产正在密谋叛乱,他命令郎中令贾寿从齐国赶来,并多次责备相国吕产。平阳侯周王刘彻得知吕产的阴谋,马上向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报告了情况。周勃想要进入北军,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此时,襄平侯刘通持有符节,于是让刘通持符节强行将周勃调入北军。接着,周勃又命令郦寄和典客刘揭劝说吕禄,告诉他皇帝派太尉周勃守卫北军,希望他立刻返回自己的印信,辞别离去。否则,将会引发祸端。吕禄便解下印信交给典客刘揭,并交出自己的兵权。周勃进入军营门,下令军中将士为吕氏家族披左臂以示支持,于是全军都披上左臂表示支持吕氏家族。随后,周勃率领北军。但是南军仍然掌握在吕氏家族手中,丞相周勃召朱虚侯刘章协助周勃。周勃命令刘章监视军营门,同时命令平阳侯告知卫尉,禁止吕产进入军营。然而吕产并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了北军,自己进入了未央宫准备发动政变。当吕产进入未央宫时,军营门紧闭,无法让他进入,只好在宫中徘徊游荡。此时平阳侯急忙告诉周勃此事,然而周勃还担心不能战胜吕产,因此不敢直接宣布诛杀吕产,而是让朱虚侯刘章赶快入宫保护皇帝。刘章听从周勃的请求,率领一千名士兵冲入未央宫掖门,见到吕产在殿中。此时恰逢吃饭时间,刘章随即对吕产进行攻击,最终将其杀死。吕产被击杀后,尸体在郎中府吏舍厕所中被发现。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西汉初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诗中描绘了平阳侯刘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相互制约的情况,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面对危机时的果断和勇敢。这首诗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戏剧性。通过对事件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西汉初期的复杂政治局面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于忠诚、智慧和勇敢的赞美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