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冬十月,行幸雍,郊五畤。
十二月,改诸官名。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
春三月,雨雪。
夏四月,梁王薨。分梁为五国,立孝王子五人皆为王。
五月,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车骑从者不称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闾巷亡吏体者,二千石上其官属,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先是,吏多军功,车、服尚轻,故为设禁,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诏有司减笞法,定棰令。语在《刑法志》。
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
秋七月,辛亥晦,日有蚀之。
后元年春正月,诏曰:“狱,重事也。人有智愚,官有上下。狱疑者谳有司,有司所不能决,移廷尉。有令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诗句
- 冬十月,行幸雍,郊五畤:在冬天的十月,皇帝巡游到雍地并进行祭祀活动。
- 十二月,改诸官名:在十二月,对各种官职的名称进行了更改。
- 春三月,雨雪:在春季的三个月内,降下了雨雪。
- 夏四月,梁王薨:在夏季四月,梁王去世。
- 五月,诏曰…:五月,皇帝发布诏书说:“…”
- 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在六月,匈奴进入雁门地区,到达武泉,进入了上郡地区,并抢走了皇家的马匹。同时,在战斗中牺牲的官吏和士兵有两千人。
- 秋七月,辛亥晦,日有蚀之:在秋季的七月初九,发生日食。
- 后元年春正月,诏曰…”:在后元元年的春季正月,皇帝发布诏书说:“…”
译文
冬季的十月,皇帝巡游到雍地进行祭祀活动。
十二月,对各种官职的名称进行了更改。
春天的三个月内,降下雨雪。
夏季的四月,梁王去世。
五月,皇帝发布诏书说:“官吏是百姓的老师。车驾和衣服应该符合规格。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是高级官员。那些没有度量衡标准或穿不整齐的服装出入闾里的官员,与百姓没有两样。命令各级长吏二千石的车饰用朱红两色装饰;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员车饰用红色装饰。车辆和骑马随从的人不符合他们官职的衣服规定时,二千石的上级官员要报告他们所属的官员。三辅地区举荐不能按照法令行事的人员,都要向丞相御史提出。”之前,官吏多数有军功,车、服饰尚且轻便,所以为此设立禁令,又因为酷吏奉宪失中,于是下诏有关部门减少笞刑的处罚,制定棰令。这可以在《刑法志》中找到记载。
六月,匈奴侵入雁门,到达武泉,进入了上郡,抢夺了皇家的马匹。在战斗中牺牲的官吏和士兵有两千人。
秋季的七月,辛亥晦日,出现日食。
后元年的春季正月,皇帝发布诏书说:“狱案,是件大事。人有智愚,官有上下。对有疑问的案件应先请示主管官员,主管官员不能决断的,可以移转给廷尉。只要判决之后发现不当,负责裁决的官员不承担责任。希望让审理案件的人首先放宽处理。”
赏析
此诗主要描述了汉代景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巡视边疆、改变官名、更改车制、应对匈奴入侵以及颁布新法等重要决策。通过这些事件的记述,可以看出汉朝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法制建设情况,以及朝廷对国家治理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