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海内更始,民人归本,户口岁息,平其刑辟,牧以贤良,至于家给,既庶且富,则须庠序、礼乐之教化矣。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今大汉继周,久旷大仪,未有立礼成乐,此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为发愤而增叹也。
今海内更始,民人归本,户口岁息,平其刑辟,牧以贤良,至于家给,既庶且富,则须庠序、礼乐之教化矣。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释义:现在全国都在开始治理,百姓回归到正道上来,每年人口增加,刑罚减轻,用贤良之人为政,使每家都富有了,百姓已经富裕而且富足了,那就需要有学校的教育以及礼仪的音乐来教化百姓了。现在有幸继承了前代圣人的遗留制度和威仪,这实在是可以效法并补充完善的,经纪制度可以依据这些来保存下来。
注释:更始,指国家政权的更替。归本,回到正道上来。户口,户籍人口。岁息,年成好坏。平,平定。刑辟,刑罚。牧,地方行政长官。家给,家家都有剩余财物。庶,多。富,富足。庠序,学校。礼乐之教化,指礼仪教育和音乐教化。贾谊,西汉初年文学家、政治家。仲舒,董仲舒,西汉时期儒学大师。王吉,汉朝人。刘向,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汉书》中记载了许多他的事迹。
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今大汉继周,久旷大仪,未有立礼成乐,此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为发愤而增叹也。
释义: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的礼仪,增减的部分是很清楚的;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增减的部分也很明显;如果有继承西周的人,即使过了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现在大汉继承西周的制度,时间已经很久了,却没有建立完备的礼仪和乐舞系统,这是贾谊、王吉、刘向等人感到愤慨并增加感叹的原因。
注释: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的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爱、孝悌等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之一。
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顶峰。
夏朝(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形态的王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朝代。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周文王时期的西周和周武王时期的东周。西周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字子长,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辞赋家。
仲舒(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02年),汉代哲学家、今文公羊学的创始人,今文经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王吉(?—公元223年),字子高,南阳宛县人(今湖北襄阳)。东汉初年大臣。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字子政,汉宣帝时人。
大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指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名称。
没有建立完备的礼仪和乐舞系统。发愤而增叹,感到遗憾和忧虑而增添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