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

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

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也。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矣。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六矣。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

这首诗是汉代的《汉书·志·食货志下》,作者刘歆,主要讨论了汉朝初期关于货币的问题。诗中提到了“轻钱”和“重钱”两种不同的货币,以及它们的使用情况和对经济的影响。以下是逐句解释:    
    

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

**释义**:在汉朝初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发行了各种类型的货币,包括“轻钱”和“重钱”。其中,“轻钱”是指重量较轻的钱,而“重钱”是指重量较重的钱。当政府急于控制货币时,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人民生活不便。如果放任自流,市场就会自行调整,导致货币价值的不稳定。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来管理这些货币,那么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

**释义**: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金属资源,大量开采铜矿。但是,这种过度开采导致了货币供应不足,市场上的货币价值严重失衡。如果政府强行禁止铸造货币,那么只会加重人们的负担,导致犯罪行为的增加。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也。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矣。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六矣。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

**释义**:通过控制铜的开采和铸造,国家可以避免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带来七种好处。这七种好处包括:1. 减少民众的犯罪行为;2. 保护民众的财产安全;3. 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4. 制作武器和赏赐贵族;5. 调节市场供需和物价水平;6. 使国家富裕起来;7. 使民众的生活更加困难。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朝初期在处理货币问题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揭示了一些历史教训。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建立在稳定的货币体系和经济秩序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管理,才能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这首诗还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法律和法治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进步。

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