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四年,卫青比岁十余万众击胡,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司农陈臧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值三十余万金。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千夫”如王大夫;其有罪又减二等;爵得至“乐卿”。以显军功。军功多用超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秏废。
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张汤以峻文决理为廷尉,于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其明年,淮南、衡山、江都王谋反迹见,而公卿寻端治之,竟其党与,坐而死者数万人,吏益惨急而法令察。当是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实相,布被,食不重味,为下先,然而无益于俗,稍务于功利矣。
翻译诗句
此后四年,卫青每年出兵十余万攻击匈奴,斩杀并捕获的首级俘虏受到赏赐,黄金二十余万斤,但汉朝的士兵和战马死亡超过十万人,兵甲转运的费用并不包括在内。于是大司农陈臧用钱经用于赋税已经耗尽,不足以供养战士。有关方面请求允许民众购买爵位以及赎回被禁锢的人免除罪行;建议设立赏官,名为武功爵,共十七级,总价值三十多万金。各买武功爵“官首”的可以试用补任小吏,优先任命;“千夫”相当于王大夫等级;有罪者又减二等;爵位可以升至“乐卿”,以彰显军功。军功多采用超等,大的封侯、卿大夫,小的则郎。官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废弛。
译文
此后四年,卫青每年出师十余万兵力打击匈奴,斩杀并捕获的敌方首领获得重赏,黄金二十多万斤,但汉朝士兵和战马的死亡人数超过十万,运输费用不计算在内。于是大司农陈臧使用钱币征收赋税已经枯竭,无法供给军队所需的物资。有官员提议,允许民众购买爵位以及赎回被禁锢的人免除罪行;建议设立赏官,名为武功爵,共十七级,总价值三十多万金。那些购买武功爵“官首”的可以试用期内担任小吏,优先考虑;“千夫”相当于王大夫的品级;犯罪者减罪二等;爵位可以升至“乐卿”,以此来彰显军功。由于军功多采用超等,有的封侯、卿大夫,有的只当郎官。官吏道杂且多端,则官职废弛。
关键词注释
- 汉书 · 志 · 食货志下:这部作品是西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中的经济部分。
- 卫青: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曾多次率军对抗匈奴。
- 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指卫青在战争中抓获敌酋后得到朝廷赏赐黄金二十余万斤。
- 大司农陈臧钱经用:大司农负责国家的财政支出,陈臧通过货币管理国家财政。
- 见知之法生:因公孙弘等人根据儒家经义来处理案件,使得司法制度开始注重道德和礼仪。
- 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废弃了严厉的刑罚和过度的审讯,使得司法更加公正合理。
- 淮南、衡山、江都王谋反迹见:指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江都王刘建等人密谋谋反的情况被揭露出来。
- 当是时:这个时节。
- 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招募尊重德行正直、才能出众的贤良文学之士。
- 公卿大夫:指高级官员。
- 实相:实际的丞相,这里指公孙弘。
- 稍务于功利:逐渐注重实用主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初时期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与变革。通过卫青的军事胜利和政治措施,展示了汉朝初期对于军事的重视和奖励,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诗中提到的“见知之法生”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反映了当时社会法律制度的调整,由严苛转向重视德治。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汉武帝时期的人物活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貌和个人命运的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