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货布后六年,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壹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吏尽复以与民。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又用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奉禄,而私赋敛,货赂上流,狱讼不决。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于是青、徐、荆楚之地往往万数。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
自发猪突豨勇后四年,而汉兵诛莽。后二年,世祖受命,荡涤烦苛,复五铢钱,与天下更始。
赞曰:《易》称“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书》云“茂迁有无”,周有泉府之官,而《孟子》亦非“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野有饿殍而弗知发”。故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弘羊均输,寿昌常平,亦有从徠。顾古为之有数,吏良而令行,故民赖其利,万国作乂。及孝武时,国用饶给,而民不益赋,其次也。至于王莽,制度失中,奸轨弄权,官民俱竭,亡次矣。
《汉书·食货志》反映了王莽时期社会动荡和财政压力导致的政策举措,而其后果则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西汉王朝:
王莽在公元8年即位,在位15年,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较短的皇帝之一。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实行货币改革和招募民众。
作货布后的六年:
经济政策:王莽发行了“货布”,即后来的“金钱”或“铜钱”,以统一货币制度。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尝试,但因缺乏经验,导致经济混乱。
社会影响:由于“货布”政策的推行,国家收入大幅增加,但同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许多百姓因无法承受税负而成为盗匪,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军事开支:王莽为了应对匈奴的侵寇,继续执行招募贫民为士兵的政策,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使他们疲于奔命但又无收获。
政治后果:过度依赖强征弱服的政策,不仅没有稳定国家,反而造成了社会阶层间的进一步分裂。贵族和富人通过各种手段逃避赋税,使得政府权威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