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畤,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竟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阴主,祠之罘山;六曰月主,祠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盛山。盛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阳,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北,盖岁之所始。皆各用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圭、币杂异焉。

自齐威、宣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元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诗句:“汉书 · 志 · 郊祀志上”

译文:

《汉书·志·郊祀志上》记载了秦始皇东游海上,进行礼祠活动。他祭祀名山川及八神,寻找仙人羡门之属。八神从古至今都有,有人说是太公以来就有了。齐之所以为齐,是因为天齐。其祭祀已经断绝,不知道起于何时。八神:一曰天主,祭祀天齐;二曰地主,祭祀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祭祀蚩尤;四曰阴主,祭祀三山;五曰阴主,祭祀之罘山;六曰月主,祭祀莱山;七曰日主,祭祀盛山;八曰四时主,祭祀琅邪。琅邪在齐东北,都是根据岁首来祭祀。

注释:

  • “祀者”:指的是祭拜、供奉神明或祖先的行为。
  • “昭孝事祖”:表明祭祀的目的是表明孝敬先祖,弘扬孝道。
  • “通神明”:表示通过祭祀与神明沟通,祈求神明的庇佑。
  • “旁及四夷”:“旁及”指涉及或包括,“四夷”是指周边的少数民族或国家。
  • “皆进行祭祀”:表示祭祀行为遍及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国家。
  • “下至禽兽”:意思是连禽兽也有所祭祀。
  • “圣王为祭祀制定了典法礼仪”:说明古代圣明的君王对祭祀活动有严格的规定和礼仪。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对神明和祖先的敬仰之情。它展示了古人对于天地自然、祖宗神灵以及各类神明的崇拜和尊敬。通过描述秦始皇东游海上进行祭祀活动,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宇宙万物和神明的敬畏之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以及对天地自然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