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未作鄜,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祀。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
作鄜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方来,集于祠城,若雄雉,其声殷殷云,野鸡夜鸣。以一牢祠之,名曰陈宝。
作陈宝祠后七十一年,秦德公立,卜居雍。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
后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后十三年,秦穆公立,病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上帝,上帝命穆公平晋乱。史书而藏之府。而后世皆曰上天。
穆公立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蔡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于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黍,北里禾,所以为盛;江、淮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北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至,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群翔,而欲封禅,无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
汉书 · 志 · 郊祀志
诗句
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
译文
自古以来,因雍州地势高耸且有神灵聚集的美誉,所以在这里建立祭坛祭祀天帝,其他各路神灵的庙宇都集中在此。
注释
- 雍州:古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一带,地势高耸,被视为神圣之地。
- 畤:古代祭祀场所,用于供奉天神、地祇等神灵。
- 聚云:指神灵聚集在雍州地区,形成一种祥瑞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雍州地区的神圣地位及其与天神的联系。通过“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两句,诗人传达了雍州地势险要、神灵聚集的神话色彩。而“故立畤郊上帝”表明这里建置祭祀活动,是为了祈求天地神灵的庇佑和保护。这种描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崇拜和敬畏的情感,也体现了古人在地理选址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