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壹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四明之始也。四始者,候之日。

而汉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叔为,小雨,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故八风各与其冲对,课多者为胜。多胜少,久胜亟,疾胜徐。旦至食,为麦;食至日跌,为稷;跌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叔;下晡至日入,为麻。欲终日有云,有风,有日,当其时,深而多实;亡云,有风日,当其时,浅而少实;有云风,亡日,当其时,深而少实;有日,亡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孰五斗米顷,大败。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所宜。雨雪,寒,岁恶。

诗句

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    
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    
腊明日,人众卒岁,壹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    
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四明之始也。    
四始者,候之日。    

译文

  1. 所有关于年景好坏的预测,都需要在开始时进行仔细观察。
  2. 年景的好坏往往在冬至这一天开始显现,也就是“产气始萌”。
  3. 从腊祭的第二天算起,人们准备结束一年的忙碌,举行宴会庆祝新年的到来。此时,阳气开始生发,所以称之为“初岁”。
  4. 元旦是一年之始,也是王者宣布新年开始的日子。
  5. “四始”指的是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用于观察和预测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

注释

  • 凡候岁美恶:所有与年景好坏有关的观测工作。
  • 谨候岁始:谨慎地观察一年之初的变化。
  • 产气始萌:表示新的一年的生机和活力已经开始萌发。
  • 腊明日:指农历腊祭后的第二天。
  • 人众卒岁:人民结束一年的辛苦劳作,开始准备迎接新年。
  • 壹会饮食:一起吃饭庆祝新一年的开始。
  • 发阳气:阳气开始生发,意味着春天的来临。
  • 故曰初岁:因此称这一年为“初岁”。
  • 正月旦:农历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常被用来标志新年的开始。
  • 王者岁首:君主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 立春: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
  • 四始者:四个重要的时节或时间点,分别对应不同的季节特征。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年景和农事活动的方法。诗中描述了从冬至到立春这段时间内,各种天象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关键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规律,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种古老的农业文化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同时,诗中所提及的各种天气现象如大旱、小旱、有兵、戎叔为小雨等,都是当时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古代人民对气象变化的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