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刘向以为周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先华而后实,不书华,举重者也。阴成阳事,象臣颛君作威福。一曰,冬当杀,反生,象骄臣当诛,不行其罚也。故冬华华者,象臣邪谋有端而不成,至于实,则成矣。是时僖公死,公子遂颛权,文公不寤,后有子赤之变。一曰,君舒缓甚,奥气不臧,则华实复生。董仲舒以为李梅实,臣下彊也。记曰:「不当华而华,易大夫;不当实而实,易相室。」冬,水王,木相,故象大臣。刘歆以为庶徵皆以虫为孽,思心蠃虫孽也。李梅实,属草妖。

惠帝五年十月,桃李华,枣实。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又昌邑王国社有枯树复生枝叶。眭孟以为木阴类,下民象,当有故废之家公孙氏从民间受命为天子者。昭帝富于春秋,霍光秉政,以孟妖言,诛之。后昭帝崩,无子,徵昌邑王贺嗣位,狂乱失道,光废之,更立昭帝兄卫太子之孙,是为宣帝。帝本名病已。京房易传曰:「枯杨生稊,枯木复生,人君亡子。」

诗句:

李梅实,刘向以为周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先华而后实,不书华,举重者也。阴成阳事,象臣颛君作威福。一曰,冬当杀,反生,象骄臣当诛,不行其罚也。故冬华华者,象臣邪谋有端而不成,至于实,则成矣。    

译文

这段古文来自《汉书》中的《五行志》,主要讨论了古代天文学的星象与政治事件之间的关联。具体来说,文中提到“李梅实”这一现象,根据刘向的解释,李梅在冬季应枯萎,但现在却长出了新芽,这被认为是草妖的表现,预示着君主的奸邪谋议虽开始但未完成,最终得以实现。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另一种解释,即冬季应该结束生机,但反而出现了新生,暗示着骄傲的臣子可能会受到惩罚但未执行。

注释

  • 李梅实:一种植物,通常代表生命力强盛。
  • 刘向:西汉时期的学者,对古代文化和天文有着深入的研究。
  • 周十二月:古代以十二个月为一年,这里特指冬天。
  • 李梅当剥落:意味着李梅应在冬季脱落,现在却生长出来,象征不吉。
  • 刘向以为周十二月:指的是刘向认为周朝十二月时的情况,现代的十月,李梅的生长与季节不符。
  • 阴成阳事:阴阳相成,象征权力关系。
  • 象臣颛君:表示大臣专权。
  • 骄臣当诛:警告那些傲慢的大臣可能面临的惩罚。
  • 冬华华者:冬季开花的现象被视为奸邪阴谋的迹象(尽管未完成)。

赏析

这段古文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现象与政治事件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李梅生长现象的描述,古人不仅观察自然规律,还试图从中寻找治国安邦的启示。从刘向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他对星象与国家命运之间联系的重视。此外,通过将李梅的生长比作大臣专权,文中提到的政治含义也非常明显——警告君主应当警惕权力的滥用,防止奸臣得势。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古人对于宇宙自然法则与人间政治秩序关系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