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八年「十月,雨雪」。周十月,今八月也,未可以雪,刘向以为时夫人有淫齐之行,而桓有妒媚之心,夫人将杀,其象见也。桓不觉寤,后与夫人俱如齐而杀死。凡雨,阴也,雪又雨之阴也,出非其时,迫近象也。董仲舒以为象大人专恣,阴气盛也。

釐公十年「冬,大雨雪」。刘向以为先是釐公立妾为夫人,阴居阳位,阴气盛也。公羊经曰「大雨雹」。董仲舒以为公胁于齐桓公,立妾为夫人,不敢进群妾,故专壹之象见诸雹,皆为有所渐胁也,行专壹之政云。

昭公四年「正月,大雨雪」。刘向以为昭取于吴而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行于上,臣非于下。又三家已彊,皆贱公行,慢臜之心生。董仲舒以为季孙宿任政,阴气盛也。

文帝四年六月,大雨雪。后三岁,淮南王长谋反,发觉,迁,道死。京房易传曰:「夏雨雪,戒臣为乱。」

诗句:桓公八年「十月,雨雪」。
译文:在公元前701年(桓公八年),农历十月份,发生了降雪。
关键词注释:

  • 桓:指鲁桓公,即鲁国的君主。
  • 八年:指的是鲁桓公即位的第八个年份。
  • 十月:指的是农历十月份。
  • 雨雪:指降雪天气。
    赏析:这段文字反映了刘向对古代历史事件的解释和分析,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评论。他认为,当权者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自然现象上。在这里,他通过描述降雪这一自然现象,隐喻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和矛盾,如夫人的淫乱行为和桓公的嫉妒心理。同时,他也指出了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状况所导致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