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绥和二年三月,天水平襄有燕生爵,哺食至大,俱飞去。京房易传曰:「贼臣在国,厥咎燕生爵,诸侯销。」一曰,生非其类,子不嗣世。

史记鲁定公时,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得虫若羊,近羊祸也。羊者,地上之物,幽于土中,象定公不用孔子而听季氏,暗昧不明之应也。一曰,羊去野外而拘土缶者,象鲁君失其所而拘于季氏,季氏亦将拘于家臣也。是岁季氏家臣阳虎囚季桓子。后三年,阳虎劫公伐孟氏,兵败,窃宝玉大弓而出亡。

左氏传鲁襄公时,宋有生女子赤而毛,弃之堤下,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者见而收之,因名曰弃。长而美好,纳之平公,生子曰佐。后宋臣伊戾谗太子痤而杀之。先是,大夫华元出奔晋,华弱奔鲁,华臣奔陈,华合比奔卫。刘向以为时则火灾赤眚之明应也。京房易传曰:「尊卑不别,厥妖女生赤毛。」

诗句与译文

左氏传鲁襄公时,宋有生女子赤而毛,弃之堤下,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者见而收之,因名曰弃。长而美好,纳之平公,生子曰佐。后宋臣伊戾谗太子痤而杀之。先是,大夫华元出奔晋,华弱奔鲁,华臣奔陈,华合比奔卫。刘向以为时则火灾赤眚之明应也。京房易传曰:「尊卑不别,厥妖女生赤毛。」

诗句:左氏传鲁襄公时,宋有生女子赤而毛,弃之堤下,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者见而收之,因名曰弃。长而美好,纳之平公,生子曰佐。后宋臣伊戾谗太子痤而杀之。先是,大夫华元出奔晋,华弱奔鲁,华臣奔陈,华合比奔卫。刘向以为时则火灾赤眚之明应也。京房易传曰:「尊卑不别,厥妖女生赤毛。」
译文:据《左传》记载,在鲁襄公时期,宋国出现了一位出生带有红色毛发的女子,被遗弃在河堤上。这位女子后来被宋平公的嫔妃——共姬的侍女发现并收养。女子长大后变得美丽,最后被纳入宋平公的后宫,生下了儿子名叫佐。在这之后,宋国的臣子伊戾向太子痤进谗言并将其杀害。在此之前,有位大夫逃离了晋国,前往晋国的是他的弟弟、逃亡中的华元,还有另一位兄弟华弱逃往鲁国,华臣投奔陈国,华合比则投奔卫国。刘向认为这些现象是火象征的灾祸和警示。根据京房易传的解释,这是由于国家中存在奸臣导致的不良预兆,即燕子生出的爵位象征了奸臣,导致诸侯势力消减。另一种说法是,出生的女性不是正派出身,无法继承皇位。

注释

  • 左氏传: 指《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性史书,主要记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 宋有生女子赤而毛:描述了宋国有位女子出生带有红色毛发的情况。
  • 弃之堤下:指该女子被抛弃在河堤下的情形。
  • 宋平公母: 指的是宋平公的嫔妃——共姬的侍女。
  • 华元:宋国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后逃亡到晋国。
  • 华弱:宋国逃亡中的公子之一。
  • 华臣:逃亡中的公子之一。
  • 华合比:逃亡中的公子之一。
  • 刘向:西汉末年经学家,著有《论衡》。

赏析

这段诗选自《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下》,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它们背后的政治意义和象征。首先提到的“燕生爵”可能象征着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燕子产卵却无法孵化成功的现象可能是对政治权力斗争的象征。其次,“羊去野外而拘土缶”可能代表了某种不祥的预兆或警示。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不确定性,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