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中六年三月,雨雪。其六月,匈奴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馀人。明年,条侯周亚夫下狱死。
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是岁淮南、衡山王谋反,发觉,皆自杀。使者行郡国,治党与,坐死者数万人。
元鼎二年三月,雪,平地厚五尺。是岁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丞相严青翟坐与三长史谋陷汤,青翟自杀,三长史皆弃市。
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馀郡人相食。是岁,民不占缗钱有告者,以半畀之。
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雪,深五尺。是岁魏郡太守京房为石显所告,坐与妻父淮阳王舅张博、博弟光劝视淮阳王以不义,博要斩,光、房弃市,御史大夫郑弘坐免为庶人。成帝即位,显伏辜,淮阳王上书冤博,辞语增加,家属徙者复得还。
诗句:
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下
景帝中六年三月,雨雪。其六月,匈奴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馀人。明年,条侯周亚夫下狱死。
译文:
景帝中六年三月,开始降雪。到了同年的六月,匈奴侵入上郡,抢夺了皇家的园牧马匹,有两千多名士兵战死。次年(武帝元狩元年),由于周亚夫谋反,被关在狱中并最终死去。
关键词解释:
- 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下:指《汉书》中的《志·五行志》,是记录汉朝时期各种自然现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文献。
- 景帝:汉文帝刘恒的年号,从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141年。
- 雨雪:指天降大雨或下雪。
- 匈奴:古代游牧民族,分布在今天的中国北部及蒙古高原地区。
- 上郡:汉朝的一个郡,位于现在的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
- 苑马:皇家养马的场所,用于繁殖马匹以供皇室使用。
- 吏卒:指官府中的低级官员和士兵。
- 赵与晋分:指赵国和晋国发生纷争。
- 曲沃伯:晋国的一位诸侯,后来被他的兄弟杀死,引发内乱。
- 淮南、衡山王谋反: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发动叛乱。
- 丞相严青翟坐与三长史谋陷汤:丞相严青翟因与三名长史共谋陷害张汤而被处死。
- 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御史大夫张汤因为涉及政治阴谋而被判处死刑。
- 魏郡太守京房为石显所告:魏郡太守京房被石显控告,并被判处死刑。
- 淮阳王上书冤博:淮阳王刘彭祖上书为张汤辩护,但言辞过于强硬,最终导致张汤被诛杀。
- 郑弘坐免为庶人:御史大夫郑弘因为牵连进张汤事件而被迫退休,成为平民。
- 成帝即位,显伏辜:成帝即位后,石显被处死。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反映了汉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自然灾害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其中提到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命运变化。如周亚夫作为汉朝的重要将领之一,因其谋反而被处死;汉武帝时期的张汤因政治阴谋被诛;以及淮阳王刘彭祖因上书辩护而导致张汤的被杀等。此外,还涉及到匈奴入侵、雨雪天气等自然现象,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自然灾害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通过这段历史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人民的艰苦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