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是岁,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始用事;又封凤母弟崇为安成侯,食邑万户;庶弟谭等五人赐爵关内侯,食邑三千户。复益封凤五千户,悉封谭等为列侯,是为五侯。哀帝即位,封外属丁氏、傅氏、周氏、郑氏凡六人为列侯。杨宣对曰:“五侯封日,天气赤黄,丁、傅复然。此殆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京房《易传》曰:“经称‘观其生’,言大臣之义,当观贤人,知其性行,推而贡之,否则为闻善不与,兹谓不知,厥异黄,厥咎聋,厥灾不嗣。黄者,日上黄光不散如火然,有黄浊气四塞天下。蔽贤绝道,故灾异至绝世也。经曰‘良马逐’。逐,进也,言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兹谓盗明,厥咎亦不嗣,至于身B162家绝。”
诗句:汉书 · 志 · 五行志下之上
译文: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是岁,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始用事;又封凤母弟崇为安成侯,食邑万户;庶弟谭等五人赐爵关内侯,食邑三千户。复益封凤五千户,悉封谭等为列侯,是为五侯。哀帝即位,封外属丁氏、傅氏、周氏、郑氏凡六人为列侯。杨宣对曰:“五侯封日,天气赤黄,丁、傅复然。此殆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京房《易传》曰:“经称‘观其生’,言大臣之义,当观贤人,知其性行,推而贡之,否则为闻善不与,兹谓不知,厥异黄,厥咎聋,厥灾不嗣。黄者,日上黄光不散如火然,有黄浊气四塞天下。蔽贤绝道,故灾异至绝世也。经曰‘良马逐’。逐,进也,言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兹谓盗明,厥咎亦不嗣,至于身B162家绝。”
赏析:
本诗出自《汉书·志》,是一部记载西汉时期政治事件和历史变迁的重要文献。《汉书》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自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到王莽篡位的历史事件,对于了解西汉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政治的不稳定。特别是提到“五侯”这一历史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揭示了西汉时期封建制度的弊端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诗中提到的“五侯封日”,指的是西汉初期五位重要人物被封候的情况。这些封侯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和不满,因为过度封赏可能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诗中的“五侯”是指王凤及其母弟等人,他们的封侯行为被视为滥用权力,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诗中还提到了“天气赤黄”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异常或政治动荡引起的。这种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和动荡。诗中的“厥咎聋,厥灾不嗣”则指出,这种灾害会导致国家政治的不稳定,影响后代子孙的繁荣。
这首诗通过对西汉时期政治事件和社会状况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权力滥用的问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国家稳定的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