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五年,斿朐衍,有献五足牛者。刘向以为近牛祸也。先是,文惠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南临渭,北临泾,思心失,逆土气。足者,止也,戒秦建止著泰,将致危亡。秦遂不改,至于离官三百,复起阿房,未成而亡。一日,牛以力为人用,足所以行也。其后秦大用民力转输,起负海至北边,天下叛之。京房《易传》曰:“兴繇役,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

景帝中六年,梁孝王田北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刘向以为近牛祸。先是,孝王骄奢,起苑方三百里,宫馆阁道相连三十余里。纳于邪臣羊胜之计,欲求为汉嗣,刺杀议臣爰盎,事发,负斧归死。既退归国,犹有恨心,内则思虑F178乱,外则土功过制,故牛祸作。足而出于背,下奸上之象也。犹不能自解,发疾暴死,又凶短之极也。

这首诗是《汉书·志·五行志下之上》中的一段,主要描述了秦和梁孝王的不幸遭遇。

诗中写道:“秦孝文王五年,斿朐衍,有献五足牛者。刘向以为近牛祸也。” 这里的“五足牛”指的是一种象征灾难的生物,而“刘向”则是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刘歆的儿子,他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这是“近牛祸”。

诗人提到:“先是,文惠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南临渭,北临泾,思心失,逆土气。足者,止也,戒秦建止著泰,将致危亡。” 这段描述的是秦孝文王时期的情况,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都城咸阳,宫殿宏伟壮丽,向南临渭水,向北临泾水,然而由于过度奢侈和不节制,导致思心失序,违背了土气的规律。这里的“足者,止也”是指“足”字在此处表示的是停止的意思,提醒人们要注重节制。

诗人说:“秦遂不改,至于离官三百,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这段描述的是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统治者过于追求奢华,不顾百姓疾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力滥用、奢侈浪费的批评和警示,以及对于国家兴衰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牛生五足”等神话传说,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