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传》昭公二十一年春,周景王将铸无射钟,泠州鸠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夫天子省风以作乐,小者不窕,大者不D467。D467则不容,心是以感,感实生疾。今钟D467矣,王心弗B070,其能久乎?”刘向以为,是时景王好听淫声,适庶不明,思心F178乱,明年以心疾崩,近心腹之疴,凶短之极者也。
昭二十年春,鲁叔孙昭子聘于宋,元公与燕,饮酒乐,语相泣也。乐祁佐,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五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冬十月,叔孙昭子死;十一月,宋元公卒。
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夫人以酒脯祠,鼠舞不休,夜死。黄祥也。时,燕刺王旦谋反将败,死亡象也。其月,发觉伏辜。京房《易传》曰:“诛不原情,厥妖鼠舞门。”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诗句翻译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思心之不,是谓不圣”
这句诗反映了一种对思考方式的担忧。如果不宽宏大量或缺乏智慧,则被视为不圣明。
- “厥咎,厥罚恒风”
这句话指出了某种不祥之兆,其惩罚是经常刮风,象征着疲困短命。
- “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
这两句描述了不同时期的妖异现象,如油脂和夜晚的妖怪,以及花朵的繁殖。
- “时则有牛祸”
这指的是牛类灾难的出现,暗示着不安定的因素或是重大的损失。
- “时则有心腹之疴,时则有黄眚黄祥”
这里提到了心脏的疾病和黄色的预兆(黄眚黄祥),可能指代国家或个人的重大危机。
- 译文及注释
- “思考问题不宽宏,就不算圣明,就愚昧无知,就罚长久刮风,就疲困短命。”
这句诗强调了宽广的思考和理解的重要性,否则将面临长时间的困境。
- “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艾,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这句提供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治理标准,包括外貌的恭顺、言语的听从、视觉的明亮、听觉的聪敏和思维的睿智等各个方面。
- 赏析及文化背景
- 思想与政治的反映
此诗反映了汉初的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宽宏大量、深思熟虑的品质。这种思想在西汉初年得到了实践,例如刘邦在平定天下后采纳韩信的建议,实行宽松的政策以稳定人心。
- 象征与预示
诗句中的妖异现象和灾害预告,不仅在当时具有警示作用,而且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资料。通过对这些象征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 文化传承与启示
通过这首诗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可以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在现代社会,这些历史教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不仅是汉代的一部重要史料汇编,也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诗句的翻译与注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获得对历史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