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十八年“秋,有蜮”。刘向以为蜮生南越。越地多妇人,男女同川,淫女为主,乱气所在,故圣人名之曰蜮。蜮犹惑也,在水旁,能射人,射人有处,甚者至死。南方谓之短弧,近射妖,死亡之象也。时严将取齐之淫女,故蜮至。天戒若曰,勿取齐女,将生淫惑篡弑之祸。严不寤,遂取之。入后淫于二叔,二叔以死,两子见弑,夫人亦诛。刘歆以为,蜮,盛暑所生,非自越来也。京房《易传》曰:“忠臣进善君不试,厥咎国生蜮。”
史记鲁哀公时,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奴石},长尺有咫。陈闵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之来远矣!昔武王克商,通道百蛮,使各以方物来贡,肃慎贡楛矢,石{奴石}长尺有咫。先王分异姓以远方职,使毋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刘向以为,隼近黑祥,贪暴类也;矢贯之,近射妖也;死于廷,国亡表也。象陈眊乱,不服事周,而行贪暴,将致远夷之祸,为所灭也。是时,中国齐、晋,南夷吴、楚为强,陈交晋不亲,附楚不固,数被二国之祸。后楚有白公之乱,陈乘而侵之,卒为楚所灭。
《汉书·志 · 五行志下之上》中“秋,有蜮”的注释和译文如下:刘向以为蜮是南方黑气所生之物,多在妇人中间。由于蜮有毒,所以人靠近它就会受害。蜮是一种射人的东西。以下是关于该文献的相关介绍:
- 文献概述:
- 文本出处:《汉书·志 · 五行志下之上》是西汉时期由班固所著的一部史书,其中包含了当时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记录与解释。
- 文本内容:《汉书》中的“志 · 五行志下之上”部分详细记载了汉代对于天文、地理、气象、物候等自然现象的解释和记录,涵盖了从汉朝初年到汉成帝时期的各种相关事件。
- 蜮虫详解:
- 定义: 蜮,一种能射人的毒虫,据说其形态类似普通的飞鸟,但具有攻击性。
- 产生原因:被认为可能与某种不祥的黑气有关,这种黑气通常出现在秋季或冬季,特别是在一些迷信观念中,这些季节被认为是邪气最盛的时候。
- 危害:蜮虫能够通过其毒液近距离射击人或动物,造成身体伤害甚至死亡。因此,蜮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不安和恐惧的气氛。
- 文献背景:
- 研究价值:《汉书·志 · 五行志下之上》不仅是了解古代中国自然灾害和神秘现象的重要文献,还为现代天文学、气象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 历史影响: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对后世的历史学、文学、哲学乃至政治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书·志 · 五行志下之上》中关于“秋,有蜮”的部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灾害和神秘现象的理解,而且展示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未知的探索。通过深入分析这段历史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及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