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既并吴,后六世为楚所灭。后秦又击楚,徙寿春,至子为秦所灭。
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其失巧而少信。初淮南王异国中民家有女者,以待游士而妻之,故至今多女而少男。本吴、粤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
吴东有海盐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之一都会也。豫章出黄金,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江南卑湿,丈夫多夭。
公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诗句
- 粤既并吴,后六世为楚所灭。 - 这里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即岭南地区(粤地)在统一后成为楚国的一部分,但之后在第六代时被楚国灭亡。
- 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 - 描述了古代的交通和贸易情况,指出寿春和合肥这两个地方是南北方向上的重要贸易集散地。
- 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 - 提到了屈原这位著名的楚国大臣,因为他的才华和忠诚遭到诽谤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创作了《离骚》等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愁和悲愤。
- 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 - 这里提到后来有其他文人如宋玉和唐勒等人效仿屈原的风格和情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从而获得了名声。
- 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 - 描述了汉初的历史背景,即汉高祖的哥哥封给的儿子刘濞在吴地建立自己的势力,吸引了各地的娱乐和游玩的年轻人才,其中包括著名的文学家如枚乘、邹阳和严夫子等。
- 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 - 提及淮南王刘安也在寿春建都并招募宾客编写书籍。
- 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 - 说明吴国出了两位重要的官员严助和朱买臣,他们因为文采出众而被皇帝器重,因此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楚辞》。
- 其失巧而少信。 - 这句话可能是对上述事件的评论,认为这些事件或人物虽然很有文采和才能,但是缺乏诚信和真实性。
- 初淮南王异国中民家有女者,以待游士而妻之,故至今多女而少男。 - 这句话讲述了淮南王如何通过婚姻政策来吸引游士,导致女性数量远大于男性。
- 本吴、粤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 - 描述了吴国、越国和楚国之间的地理和政治关系,这些国家在历史上经常发生冲突和合并,因此民俗和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
译文
- 岭南地区统一后成为了楚国的一部分,但在第六代时被楚国消灭。
- 寿春和合肥作为南北方向的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皮革、珠宝和其他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
- 屈原因遭受诽谤而被放逐,他创作了《离骚》等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哀愁和悲愤。
- 后来有文人模仿屈原的风格,如宋玉、唐勒等人,他们的诗歌在当时非常著名。
- 汉高祖时期,他的哥哥之子刘濞在吴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吸引了许多年轻的才子,包括著名的文学家如枚乘、邹阳和严夫子等。
- 淮南王刘安也在寿春建都,并且邀请了许多宾客编写书籍。
- 吴国出的官员严助和朱买臣因其文采出众而被皇帝器重,因此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楚辞》。
- 这个事件或者人物可能被认为是过于巧妙而缺乏诚信。
- 最初淮南王通过婚姻政策来吸引游士,这使得女性的数量远远超过男性。
- 吴国、越国和楚国之间地理位置邻近,经常发生战争和联合的情况,因此这些国家的民俗和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不同地区之间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和影响。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不同地区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如何塑造了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面貌。同时,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