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
《穀梁传》十一卷。穀梁子,鲁人。《邹氏传》十一卷。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
《左氏微》二篇。
《铎氏微》三篇。楚太傅铎椒也。
《张氏微》十篇。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公羊外传》五十篇。
《穀梁外传》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
《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在汉代的文献汇编中,《汉书·艺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汉代学术文化的盛况,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为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 诗句释义:
- 《春秋古经》十二篇,《春秋》十一卷。公羊、穀梁是春秋两派的学派,左丘明为鲁太史。
-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著。刘向分《国语》。《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译文:《汉书·艺文志》收录了汉代的学术著作,包括六艺、诸子、诗赋等类别。其中,《春秋古经》和《春秋》分别有不同版本,左丘明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传》被广泛传播。
注释:
- 《春秋古经》十二篇,《春秋》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
- 《春秋古经》和《春秋》是汉代重要的历史书籍,公羊、穀梁为春秋两派的学派。
-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
- 左丘明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著作《左传》广为流传。
-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
- 公羊子是齐国的学者,其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谷梁传》十一卷。穀梁子,鲁人。《邹氏传》十一卷。
- 穀梁子是鲁国人,他的《谷梁传》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
-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
- 夹氏可能指的是夹谷氏,但具体内容不详。
- 《左氏微》二篇。
- 左氏微可能是关于左丘明的传记或评论。
- 《铎氏微》三篇。楚太傅铎椒也。
- 铎氏微可能是指有关铎椒的传记或评论。
- 《张氏微》十篇。
- 张氏微可能是指有关张家的传记或评论。
-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公羊外传》五十篇。穀梁外传二十篇。
- 虞氏微可能是指有关虞卿的传记或评论。
-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 公羊章句是关于《公羊传》的注解。
-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 穀梁章句是关于《穀梁传》的注解。
-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公羊杂记是关于《公羊传》的补充和评论。
- 《公羊颜氏记》十一篇。公羊颜氏记是关于《公羊传》的注解。
-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
- 公羊董仲舒治狱是关于《公羊传》的注解。
-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 这些作品都是关于古代的历史和文化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不仅是汉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