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齿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耰束矜,不敌于钩戟长铩;适戍之众,不亢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地。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何其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桀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尽寸,乘势拔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兵灭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内,封立王侯,政繇羽出,号为“伯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怨王侯畔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的觉寤,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
译文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陈胜年少时曾与人一起佣耕。他停下耕作的手,走到田埂上,长叹良久,感慨地说:“若有朝一日我们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老朋友。”同伴们听了只是嘲笑他。
赏析:
《汉书·传·陈胜项籍传》是汉代史学家班固所著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记载了陈胜、吴广两位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文章开篇通过对比陈胜和吴广的出身、背景与成就,揭示了两人性格和命运的巨大差异。陈胜出身贫寒,却能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而吴广则因出身高贵而未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两人的不同命运,更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文章还通过陈胜和吴广的言行举止,描绘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陈胜虽然出身微贱,但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始终保持着对朋友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吴广虽然出身高贵,却缺乏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更具戏剧性和感染力。同时,文章也通过对陈胜和吴广的经历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陈胜和吴广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文章以生动的笔触将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
注释
- 陈胜: 陈胜(公元前286年-前202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 吴广: 吴广(公元前241年-前208年),字叔,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 佣耕: 古代一种雇佣劳动形式,即受雇于人耕种田地。
- 怅然: 形容心情不安定,有所失意。
- 富贵: 指地位高、财富多。
- 相忘: 互相忘却,不再联系。
- 佣者: 指被雇佣的人,即佃农或雇工。
- 项籍: 项梁的侄子,后来成为西楚霸王。
- 使了个眼色: 示意某人采取行动或决定。
- 提: 举起,此处指拿着。
- 挂: 挂在某物上,此处指挂着郡守的头。
- 左右随从: 周围的追随者或亲信。
- 惊慌骚乱: 极度慌张不安。
- 项梁: 项籍的叔父,秦末反秦武装的领袖。
- 项籍进来: 项籍突然行动。
- 可以行动了: 现在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 郡守: 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 刎: 用刀砍脖子。
- 项梁提着郡守的头: 项梁挥剑斩掉郡守的头颅。
解析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两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陈胜和吴广的故事和行为,反映了他们的出身、性格以及他们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文章通过陈胜和吴广的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他们对朋友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性格中的优缺点。陈胜和吴广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他的出身和背景,更取决于他的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