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馀复说陈王曰:“大王兴梁、楚,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桀,愿请奇兵略赵地。”于是陈王许之,以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耳、馀为左右校尉,与卒三千人,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桀曰:“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领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重以苛法,使天下父子不相聊。今陈王奋臂赤天下倡始,莫不向应,家自为怒,各报其怨,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以张大楚,王陈,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于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豪桀皆然其言。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信君。下赵十余城,余皆城守莫肯下。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人蒯通说其令徐公降武信君,又说武信君以侯印封范阳令。语在《通传》。赵地闻之,不战下者三十余城。

诗句:张耳陈馀复说陈王

译文: 张耳和陈馀再次劝说陈王,“大王您起兵于梁楚之地,主要目标是入关,还未来得及收服河北。我曾在赵国游历,了解那里的豪杰之士,愿请派奇兵占领赵地。”于是陈王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任命所亲近的陈国人武臣为将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带领三千士兵,从白马渡过黄河。抵达各县后,向那里的豪族豪杰宣讲秦朝暴政和严苛的法律,讲述天下百姓的苦难,号召大家响应陈王,纷纷响应,自封为将,各报怨仇,有的杀死自己的县令丞官,有的杀死郡太守。现在正是利用天下人的合力进攻无道之君,报答父兄之怨成就割地之功的时候,不是人中豪杰做不到的。我们应该借助天下的力量攻打不仁之君,报复父兄之怨成就割地之业,这在一时之间可以实现。豪族都赞同他们的话。于是收集兵力,得数万精兵,号称武信君。攻下十几座城池,其他的城邑都坚守不下。便率军队往东北方向攻打范阳。范阳之人蒯通劝其县令徐公投降武信君,又劝说武信君用侯印封赐范阳令。此事记录在《蒯通传》中。赵地听说之后,不战而降下三十多座城池。

赏析: 张耳、陈馀的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胆识和远见,也彰显了他们对时局的深刻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有效地集结各路力量,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这种灵活多变的战略,使他们能够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