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之围齐临菑也,三月不能下。汉兵至,胶西、胶东、菑川王各引兵归国。胶西王徒跣,席稿,饮水,谢太后。王太子德曰:“汉兵还,臣观之以罢,可袭,愿收王余兵击之,不胜而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坏,不可用之。”不听。汉将弓高侯颓当遗王书曰:“奉诏诛不义,降者赦,除其罪,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王肉袒叩头汉军壁,谒曰:“臣卬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菑醢之罪。”弓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王顿首膝行对曰:“今者,朝错天子用事臣,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卬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七国发兵,且诛错。今闻错已诛,卬等谨已罢兵归。”将军曰:“王苟以错为不善,何不以闻?及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以此观之,意非徒欲诛错也!”乃出诏书为王读之,曰:“王其自图之。”王曰:“如卬等死有余罪。”遂自杀。太后、太子皆死。胶东、菑川、济南王皆伏诛。郦将军攻赵,十月而下之,赵王自杀。济北王以劫故,不诛。

诗句:三王之围齐临菑也,三月不能下。

译文:在汉朝初期,三王联合包围了齐国的临淄城,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未能攻克。

注释:“临菑”指的是临淄,是齐国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句诗描述了三王联合围攻临淄城的情况,体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战争。“三月不能下”则表明尽管兵力雄厚,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战略战术不当、内部矛盾等),三王未能在短期内攻克临淄。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汉初诸侯割据的局面和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通过描述三王围攻临淄城的过程和最终失败的结果,展现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和诸侯国的纷争。同时,诗歌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国家的影响,以及战争对百姓生活的破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