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奏,上甚感向言,而不能从其计。

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出,灾异浸甚。向雅奇陈汤智谋,与相亲友,独谓汤曰:“灾异如此,而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向遂上封事极谏曰:

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甯,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终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甯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周大夫尹氏管朝事,浊乱王室,子朝、子猛更立,连年乃定。故经曰“王室乱”,又曰“君氏杀王子克”,甚之也。《春秋》举成败,录祸福,如此类甚众,皆阴盛而阳微,下失臣道之所致也。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孔子曰“禄去公室,政逮大夫”,危亡之兆。秦昭王舅穰侯及泾阳、叶阳君专国擅势,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权重于昭王,家富于秦国,国甚危殆,赖寤范睢之言,而秦复存。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秦遂以亡。近事不远,即汉所代也。

”`

楚元王传:书奏,上甚感向言,而不能从其计。(《汉书·传·楚元王传》)

  • 注释: “上”指汉成帝。“甚感向言”表示汉成帝非常感激刘向的意见。“不能从其计”表示虽赞赏但因故未能采纳。
  • 赏析: 汉成帝深受刘向的建议所感动,尽管他意识到刘向的建议中可能包含对当前政策的批评或建议,但他并未完全采纳。这反映出皇帝在政治决策中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和利益,同时也显示了刘向作为谏臣的重要作用。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汉书》)

  • 注释: “高祖”指汉高祖刘邦。“同父”指共同的父亲。“同父少弟”意味着他们是兄弟关系。“好书”表示喜爱阅读。“多材艺”表示有才能和技艺。
  • 赏析: 这段描述强调了楚元王与高祖刘邦之间紧密的家族关系,以及楚元王对书籍的热爱和广泛的才艺。这种背景为楚元王的政治生涯和个人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及秦焚书,各别去。(《汉书·传·楚元王传》)

  • 注释: “及”表示随着。“焚书”是指秦始皇时期焚毁书籍的行动。“各别去”表示分别离开。
  • 赏析: 秦朝实行的焚书令标志着文化的一个重大倒退,许多学者和文化人士被迫离开。楚元王和其他一些学者选择各自寻找新的学习机会和环境,这一行为反映了他们对于文化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担忧。

通过深入解读《汉书》中关于楚元王传的内容,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还能够洞察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变迁。这些文献记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