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追至东垣,生获魏王豹。取平阳,得豹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县。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陈馀,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公于邬城中。戚公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汉王在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左丞相属焉。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淄。还定济北郡,收著、漯阴、平原、鬲、卢。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于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亚将周兰。定齐郡,凡得七十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及故将军田既。韩信立为齐王,引兵东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诗句:

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追至东垣,生获魏王豹。取平阳,得豹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县。赐食邑平阳。

译文:

在汉二年,萧何被任命为代理的左丞相,进入屯兵关中。一个多月后,魏国的王豹反叛,萧何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与韩信一同向东攻击魏国将领孙遬的东部防线,大败敌军。接着他们进攻了安邑,俘虏了魏国将领王襄,在曲阳攻击魏王王豹,追击到束垣,活捉了魏王王豹。攻占平阳,俘虏了魏王豹的母亲和妻子儿女,彻底平定魏国领土,共占领了五十二个县。朝廷赐予萧何封邑在平阳。然后萧何跟随韩信在邬东攻打赵国相国夏说的军队,大败夏说,斩夏说。韩信与原常山王张耳带领军队向井陉进军,攻击成安君陈馀,而让萧何回师围攻赵的将领戚公于邬城中。戚公出逃,被追斩。随后,他率军前往刘邦所在的地方。韩信已经攻破赵国,成为相国,向东攻击齐国,萧何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归属韩信。攻破齐国历下的军队,占领临淄。又平定了济北郡,收降著、漯阴、平原、鬲、卢等地。不久,萧何随韩信在上假密攻击龙且的军队,大败敌军,斩杀了龙且,虏获了亚将周兰。平定齐国郡县,共获得七十九个县。得到原齐王田广的相田光,守相许章,以及原将军田既。韩信立为齐王,率军东进陈地,与刘邦共同击败项羽,而萧何留在平定齐地未服的百姓之中。

注释:

  1. 班固(公元前32年-92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所著《汉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
  2. 沛(古地名),今江苏省沛县一带。
  3. 泗水(古地名),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一带。
  4. 曹参(公元前?年-?年),西汉初期名臣,沛县人,秦朝时任沛县的狱掾。
  5. 建成君:封号,指被封为执帛侯的曹参。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汉书·传·萧何曹参传》,是关于两位西汉初年著名贤相萧何和曹参的记载。两人均为刘邦的老部下,以其智谋和才干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章通过叙述他们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决策,展现了他们在乱世中的卓越能力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萧何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凭借其过人的才艺和忠诚,多次在刘邦最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支持,如护刘邦于亭长身份,保护小吏五百送行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示了萧何的仁爱和智慧。

曹参则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他在战争中屡建战功。《汉书》中对曹参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从攻打胡陵、方舆等地的战斗开始,到后来的平定魏国、齐国等地的战争,再到最终的安定天下,曹参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令人赞叹。特别是他的封号“建成君”,不仅体现了对他的军事功绩的认可,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统一和稳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两位贤相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个人的卓越品质和才华,也反映了汉朝初期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这段文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