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建老白道,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洒,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之,以为常。建奏事于上前,即有可言,屏人乃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上以是亲而礼之。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

万石君元朔五年卒,建器泣哀思,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诗句解析:

  1.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 建元二年: 指的是汉文帝的第二个年号,即公元前138年。
  • 郎中令王臧: 指汉朝时期的高级官员,负责管理皇帝的近卫和侍卫。
  • 文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通常指儒家经典和文学作品的研究。
  • 皇太后: 古代对皇帝母亲或皇后的称呼。
  • 儒者文多质少: 这句话的意思是,儒生(读书人)虽然有文化知识,但缺少实际行动的能力。
  • 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 描述的是万石君(即张家兄弟的父亲)的行为,他没有过多的言语,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和教导家人。
  • 郎中令: 是汉朝时期的一种官职,主管皇帝的侍从事务。
  • 内史: 是汉朝时期一种高级官员的职位。
  • : 这里可能是指张家的长子张建。
  • 建器泣哀思: 张建因悲痛过度而无法正常行走。
  1.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
  • 万石君徙居陵里: 描述了张家的迁移情况。
  • 陵里: 古时候对村落的称呼。
  • 内史庆: 这里可能是张家的次子张庆。
  • 庆醉归: 张庆饮酒后回家。
  • 入外门不下车: 张庆没有下车就直接进入了家门,显示出他醉酒的程度。
  • 不食: 万石君因为张庆的行为而感到愤怒,以至于不吃食物。
  • 庆恐: 张庆因为害怕受到责备而感到恐惧。
  • 肉袒谢请罪: 张庆脱去上衣,露出上身,向万石君道歉并请求原谅。
  • : 表示允许张庆道歉。
  • 举宗及兄建肉袒: 张家的所有成员包括张建都脱去上衣,表现出同样的态度。
  • 万石君让曰: 张万石君用责备的语气回应张庆。
  • 贵人: 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地位高的人。
  • 入闾里: 进入村庄。
  • 里中长老皆走匿: 村子里的长者因为张庆的行为而躲避他。
  • 自若: 安然自若,不受影响。

译文:

汉文帝时期,郎中令王臧因为文学成就而获罪于皇太后。皇太后认为儒生大多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现在万石君家中不言而躬行,因此任命他的长子张建为郎中令,次子张庆担任内史。

张建因悲痛过度而无法正常行走。一年后,张建也去世了。张家的子孙们都非常孝顺。其中张建的表现最为突出,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万石君。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代官场的一些现象和家族之间的互动。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行为,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忠诚和家族荣誉等主题。特别是通过对万石君及其家庭成员的描述,展现了儒家价值观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不尊重长辈、忽视实际行动的行为的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