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会窦婴言爰盎,诏召入见,上方与错调兵食。上问盎曰:“君尝为吴相,知吴臣田禄伯为人乎?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桀,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盎对曰:“吴铜、盐之利则有之,安得豪桀而诱之!诚令吴得豪桀,亦且辅而为谊,不反矣。吴所诱,皆亡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诱以乱。”错曰:“盎策之善。”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箱,甚恨。上卒问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盎曰:“愚计出此,唯上孰计之。”乃拜盎为泰常,密装治行。

诗句

1.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 注释: 在十余日后,即从某日数日后。吴、楚七国同时发动叛乱,并以诛杀晁错为名起兵。
  • 赏析: 这里描绘了吴、楚七国突然反叛的情景,以及他们以诛杀晁错作为行动的理由,表现出他们决心已定,且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2. 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

  • 注释: 皇上与晁错商议出兵事宜,但是晁错建议皇上亲自领军出征,自己则留守防守。
  • 赏析: 这里的“议出军事”指的是讨论军事战略和策略,“自将兵”则是表示亲自指挥军队。这展示了晁错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战事的谨慎态度,主张皇帝亲自出征,以防后方出现问题。

3. 会窦婴言爰盎,诏召入见,上方与错调兵食。

  • 注释: 这时恰好窦婴推荐爰盎,皇上于是命令他进见。同时,皇上也在调动兵力和准备军粮。
  • 赏析: 这一部分描述了朝廷内部的政治动态,竇嬰是西汉初期的重要人物,通过他的推荐,能够进入宫廷参与重要的事务处理。爰盎的出现也为晁错的计策增添了一层可能性。

译文

汉书·传·爰盎晁错传中,吴、楚七国在十余日后共同叛乱,并以诛杀晁错为名。皇上与晁错讨论出兵事宜,晁错建议皇上亲自出征,而他留守防守。这时恰逢窦婴推荐爰盎,皇上因此召见他进见,同时在调动兵力和准备军粮。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汉朝初年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关系。首先,通过对吴、楚七国叛乱的描述,突显了朝廷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然后,通过晁错和皇上的对话,展示了晁错对战争的深思熟虑和对皇帝的信任。最后,通过竇嬰和爰盎的引入,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让整个历史场景更加生动、立体。整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和人物关系的刻画,不仅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生态,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