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成固人也,多奇计。建元年中,上招贤良,公卿言邓先。邓先时免,起家为九卿。一年,复谢病免归。其子章,以修黄、老言显诸公间。

赞曰:爰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时已变易,及吴壹说,果于用辩,身亦不遂。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邓公,成固人也,多奇计。 邓公是成固人,善于提出许多奇妙的计划。
  2. 建元年中,上招贤良,公卿言邓先。 建元年间,皇上招纳贤才,公卿们都推荐邓先。
  3. 邓先时免,起家为九卿。 邓先当时被免官,后来起用为九卿。
  4. 一年,复谢病免归。 过了一年,他又以病辞去官职回家。
  5. 其子章,以修黄、老言显诸公间。 他的儿子章,因研究黄老之学而闻名于朝廷之中。
  6. 赞曰:爰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 赞曰:爰盎虽然不喜欢学习,也很擅长运用言辞和策略,他的仁爱之心是本质所在,他引用道理来慷慨陈词。
  7. 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 恰逢汉文帝刚即位的时候,时机正好。
  8. 时已变易,及吴壹说,果于用辩,身亦不遂。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吴壹的劝说,他变得过于喜欢辩论,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9. 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 晁错对于国家有着远大的考虑,但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的父亲看到了这种情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陷入困境,最终无法挽救家族的命运。
  10. 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晁错虽然没有能够坚持到最后,但世人都哀悼他的忠诚,因此关于他施行政策的讨论和评价被记载在了史书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邓公、晁错父子二人的经历,反映了汉朝初期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邓公用他的智慧和策略帮助皇帝建立功业,但他最终未能善终;而晁错则因为过于注重国家利益而忽视了个人安全,最终导致家族的不幸。诗中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展示了古代士人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