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曰: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已用,女为说己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过。

诗句

  1. 汉书·传·司马迁传
  2.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
  3. 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
  4. 迁报之曰:少卿足下。
  5.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6.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
  7. 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8.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9.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10. 何则?士为知已用,女为说己容。
  11.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12.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13.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14.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译文

  1. 《汉书》中的传记。司马迁在遭受宫刑(腐刑)后被任命为中书令,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俸禄。他的朋友益州刺史任安给司马迁写信,责备他应该学习古代贤明的官员们的做法。
  2. 司马迁回信回答说:“少卿先生足下。”
  3. 过去收到任安的信后,教导他在与别人交往中应谨慎,推崇推荐贤能的官员。
  4. 信中的语气诚恳而恳切,好像我不愿意接受他的帮助,而是受到世俗之人的指责。
  5. 我不敢有那样的想法。即使我的才能很平凡,曾经听说过前辈的风范。但我自认为身体残疾,处于低贱的境地,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批评,本来想有所作为却反而更加失意,因此心中郁闷无法诉说。
  6. 俗话说:“谁做的呢?谁让它被人听到的呢?”就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终生不再弹奏琴曲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士人是知己者所重用,女子是自己所钟爱。如果我的才能已经受损,即使我具有随、行的才能和由、夷的品行,最终仍然不能因此而获得荣耀,只是足以让人发笑并感到惭愧而已。
  7. 回信的内容应当回答,但恰好此时我前往东方述职,又急于处理一些琐事,见面的时间很短促,没有来得及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现在您蒙受不测的罪名,过了十多天又要前往冬至祭祀的雍州,我恐怕突然发生不测之事。这样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向左右亲近的人宣泄心中的郁闷了,那么逝去的人的灵魂也会因自己的遗憾而不能安宁。
  8. 请允许我略述一下我的浅陋之处。如果得不到您的回复,希望不要介意。

赏析

此篇是司马迁在被汉武帝治罪后写给友人任安的信,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无奈。司马迁通过这封信展示了他对待友情的真挚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理解。整篇书信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格魅力和文学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