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方贵幸时,客以千数,及族死,无一人视,独孔车收葬焉。上闻之,以车为长者。
徐乐,燕无终人也。上书曰: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诗句:
偃方贵幸时,客以千数。及族死,无一人视,独孔车收葬焉。
译文:
主父偃在最得宠的时候,门客有上千人。等到他死后,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只有孔车把他的尸体收葬了。
关键词解释:
- 偃:指主父偃,这里代指其本人。
- 贵幸:指受到皇帝的宠爱和信任。
- 客:指门客、追随者。
- 千数:形容人数众多。
- 族死:家族被灭或遭受不幸。
- 无一人视:没有人去看望他。
- 孔车:指孔子的儿子孔丘,即孔车的后裔。
- 收葬:指收尸安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父偃生前的辉煌以及死后的凄凉,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功过的评价与感慨。诗中的“孔车收葬”一句,不仅体现了主父偃身后无人问津的悲哀,也暗示了其家族的衰败。整首诗通过对主父偃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悲剧,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死观和权力兴衰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