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寠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为脍,干肉为脯;着树为寄生,盆下为寠薮。”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謷謷,尻益高。”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上问朔:“何故诋之?”对曰:“臣非敢诋之,乃与为隐耳。”上曰:“隐云何?”朔曰:“夫口无毛者,狗窦也;声謷謷者,鸟哺鷇也;尻益高者,鹤俯啄也。”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何谓也?”朔曰:“令者,命也。壶者,所以盛也。龃者,齿不正也。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伊优亚者,辞未定也。狋吽牙者,两犬争也。”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诗句及译文:
- 《汉书·传·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 注释:“数家”意为“多个家庭”,“射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方式,将物体放入容器的底部,通过观察是否有物从底部冒出来来判断物品的种类。
- 翻译:皇上曾经让几个不同的家庭进行射覆游戏,并将一只守宫鸟放在一个盂(容器)里,但所有人都未能射中目标。
- 《汉书·传·东方朔传》: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 注释:“自赞”指的是自我推荐或自我称赞。“筮”是指一种占卜方法。“别蓍布卦”是将筮草分开,摆放成各种可能的形状,从而推测其结果。“跂跂脉脉”形容爬行的样子。“善缘壁”是指善于攀爬墙壁。
- 翻译:东方朔自我推荐说:“我曾经学习过《易经》的卜卦之法,现在让我来试一试吧!”他分别放置蓍草并摆成各种形状,然后回答:“我猜测这是一条没有角的龙,它被误称为有角的蛇,因为它长着脚并且擅长攀爬,所以它不是守宫鸟,而是蜥蜴。”
- 《汉书·传·东方朔传》: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 注释:“赐帛”意味着皇上赏赐给东方朔丝织品作为奖励。“连中”表示连续多次猜中。
- 翻译:皇上点头称好,赏赐了十匹丝织品给东方朔。之后东方朔再次尝试射中其他物品,并多次猜中,因此又获得了更多的奖赏。
- 《汉书·传·东方朔传》: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
- 注释:“幸倡”是指幸运的艺人或乐师。“滑稽不穷”意指善于开玩笑,言辞幽默。“常侍左右”表示经常陪伴在皇上身旁。
- 翻译:当时有一位幸运的艺人叫郭舍人,他善于开玩笑,言辞幽默,经常陪伴在皇上身边。他对东方朔说:“东方朔虽然有些疯狂,但他偶尔猜对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让我再试一次,如果能够猜中,我愿意用一百块帛币来奖励他。如果猜不中,那么我会赏赐他帛币。”
- 《汉书·传·东方朔传》: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寠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为脍,干肉为脯;着树为寄生,盆下为寠薮。”
- 注释:“寠薮”是一种野生植物。“舍人”是皇上身边的艺人。“果知朔不能中也”意思是果然知道东方朔无法猜中。
- 翻译:于是郭舍人将树上的寄生植物放在东方朔面前,让他来猜这是什么。东方朔回答说:“这就是所说的寠薮。”郭舍人回应说:“你果然知道朔无法猜中。”东方朔接着说:“新鲜的肉切成片状称为脍,干的肉晒干了制成干货称为脯;挂在树上的是寄生,埋在盆里的是寠薮。”
- 《汉书·传·东方朔传》: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遂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
- 注释:“舍人”是郭舍人。“复问”意味着再次提问。“妄为谐语”是随意编造一些玩笑话。
- 翻译:郭舍人不同意,就再次向东方朔提问隐藏的话语。东方朔随即胡编乱造地回应说:“让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
- 《汉书·传·东方朔传》: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謷謷,尻益高。”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
- 注释:“笑之”表示嘲笑东方朔的回答。“呼謈”是大声斥责。“恚”是愤怒。
- 翻译:东方朔嘲笑地说:“啊!口没毛的人,声音尖锐尖利;臀部越来越高的人,像鹤一样俯冲进食。”郭舍人愤怒地斥责他说:“东方朔擅自诋毁欺骗天子亲近的人员,应当被判处死刑。”
- 《汉书·传·东方朔传》: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 注释:“常侍郎”是皇帝身边的一名官员。“爱幸”是指受到宠爱和喜欢。
- 翻译:皇上因为东方朔总是得到他的宠爱和喜爱,所以任命他为常侍郎,使他得到了皇帝的喜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东方朔机智、敏捷且富有幽默感的一面。诗中的东方朔不仅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还善于使用语言游戏和机智的反击来应对挑战。他与郭舍人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与幽默,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相互戏谑的场景。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氛围,即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娱乐大众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