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吴王穆然,俯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颐,曰:“嗟乎!余国之不亡也,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于是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材,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躬节俭,减后宫之费,损车马之用;放郑声,远佞人,省庖厨,去侈靡;卑宫馆,坏苑囿,填池堑,以予贫民无产业者;开内藏,振贫穷,存耆老,恤孤独;薄赋敛,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色,家给人民,畜积有余,囹圄空虚;凤凰来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朱草萌牙;远方异俗之人乡风慕义,各奉其职而来朝贺。故治乱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见,而君人者莫肯为也,臣愚窃以为过。故《诗》云:“王国克生,惟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诗句

于是吴王穆然,俯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颐,曰:“嗟乎!余国之不亡也,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

译文

于是吴王深深沉思,低头深思熟虑,抬头时泪流满面,叹息道:“啊!我的国家不会灭亡啊,延续不断啊,世界是不会断绝的啊!”

注释

  • 于是:表示时间、地点或原因的词语。
  • 吴王:指吴国的君主。
  • 穆然:形容神态严肃,深思的样子。
  • 俯而深惟:低下头,深深地思考着。
  • 仰而泣下交颐:抬起头来,泪水流到下巴上。
  • 嗟乎:感叹词,表示惊讶或惋惜。
  • 余国之不亡:我的国家的不会灭亡。
  • 绵绵连连:连续不断地。
  • 殆哉:危险啊。
  • 世之不绝:世界上不会断绝。
  • :整顿,整理。
  • 齐君臣之位:使君臣地位平等。
  • 举贤材:选拔贤能之士。
  • 布德惠:施行恩泽。
  • 施仁义:实行仁政。
  • 赏有功:奖赏有功劳的人。
  • 躬节俭:亲自节约。
  • 减后宫之费:减少后宫开支。
  • 损车马之用:减少车马的使用。
  • 放郑声:摒弃靡靡之音。
  • 远佞人:远离谄媚的人。
  • 省庖厨:减少厨房开支。
  • 去侈靡:去除奢侈浪费。
  • 卑宫馆:缩小宫殿的规模。
  • 坏苑囿:破坏园林。
  • 填池堑:填平池塘和沟渠。
  • 予贫民无产业者:给予贫困百姓没有产业的人。
  • 开内藏:打开国库。
  • 振贫穷:救济穷人。
  • 存耆老:赡养老人。
  • 恤孤独:照顾孤独的老人。
  • 薄赋敛:减轻赋税。
  • 省刑辟:减少刑罚。
  • 行此三年:实行这些政策三年。
  • 海内晏然:国内和平安定。
  • 天下大洽:国内外事务协调顺利。
  • 阴阳和调:阴阳和谐。
  • 万物咸得其宜: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各得其所。
  • 国无灾害之变:国家没有自然灾害的祸患。
  • 民无饥寒之色:人民没有饥饿和寒冷的表情。
  • 家给人民:家庭富裕,百姓生活宽裕。
  • 畜积有余:积蓄丰富,有余。
  • 囹圄空虚:监狱空虚,罪犯很少。
  • 凤凰来集:凤凰来到这里聚集。
  • 麒麟在郊:麒麟出现在郊外。
  • 甘露既降:甘霖降临。
  • 朱草萌牙:红色植物发芽生长。
  • 远方异俗之人乡风慕义:远方不同风俗的人归附并崇尚礼义之风。
  • 各奉其职而来朝贺: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前来朝拜祝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吴王在治理国家时的反思与自省,以及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吴王的自述,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实践。诗中的“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等句子体现了吴王试图整顿朝纲、提高官员素质的决心,而“布德惠”、“赏有功”等措施则显示了吴王对民众关怀和奖励的用心。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减少后宫开支、禁止靡靡之音、节省车马使用等具体举措,体现了他对于节俭和务实的倡导。最后,诗中提到的“海内晏然”、“天下大洽”等景象,反映了吴王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政治宣言,也是一篇深刻的治国理念的阐述,展现了古代君王以身作则、勤政爱民的政治风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