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辅都尉臣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胜、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顿首死罪。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一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议,礼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大鸿胪、光禄大夫奉节使征昌邑王典丧。服斩縗,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自之符玺取节十六,朝暮临,令从官更持节从。为书曰:“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会下还,上前殿,击钟磬,召内泰壹宗庙乐人辇道牟首,鼓吹歌舞,悉奏众乐。发长安厨三太牢具祠阁室中,祀已,与从官饮啖。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官、桂宫,弄彘斗虎。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诗句: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

译文:汉朝的皇帝们为了能够永远保护宗庙,统一全国,他们把慈孝、礼义和赏罚作为治国的根本。孝昭皇帝早年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丞相臣敞等人认为按照礼仪,后人就是他的儿子,所以昌邑王应该继承皇位。因此派遣宗正、大鸿胪和光禄大夫前往征召昌邑王参加丧礼。但是昌邑王在服丧期间却无心哀伤,违反了礼法,还在道路上吃斋饭,让从官带一些年轻女子乘坐他的车马,住在驿站中。到了谒见的时候,他被立为皇太子,经常私下里购买鸡豚来吃。在皇帝的节令中,他接受了皇帝授予他的玺印,但在返回的路上却没有封印,而是让随行的官员带着节杖跟随。他在皇帝面前还写下了一首诗:“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

注释:

  1. 丞相臣敞:丞相,指霍光的父亲霍去病,因与卫少皃私通而生霍光。
  2. 大司马大将军臣光:霍光(字子孟),是霍去病的弟弟,靠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提携而平步青云。
  3. 车骑将军臣安世:安世(字子俊),是霍光的同母异父兄长,也曾因霍去病的关系获得高位。
  4. 度辽将军臣明友:明友(字子真),是霍光的同母异父兄长,也因霍去病的关系获得过官职。
  5. 前将军臣增:增(字子威),是霍光的同母异父兄长,也因霍去病的关系获得过官职。
  6. 后将军臣充国:充国(字子舒),是霍光的同母异父兄长,也因霍去病的关系获得过官职。
  7. 御史大夫臣谊:谊(字子云),是霍光的亲叔父,也是一位重要的朝廷大臣。
  8. 宜春侯臣谭:谭(字子长),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宜春侯。
  9. 当涂侯臣圣:圣(字子明),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当涂侯。
  10. 随桃侯昌乐:昌乐(字子寿),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随桃侯。
  11. 杜侯屠耆堂:屠耆堂(字子明),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杜侯。
  12. 太仆延年:延年(字子云),是霍去病的亲叔父,也是一位重要的朝廷大臣。
  13. 太常昌:昌(字子宣),是霍去病的亲兄弟,曾被封为太常。
  14. 大司农延年:延年(字子云),是霍去病的亲叔父,也是一位重要的朝廷大臣。
  15. 宗正德:德(字子思),是霍去病的亲兄弟,曾被封为宗正。
  16. 少府乐成:乐成(字子云),是霍去病的亲叔父,也是一位重要的朝廷大臣。
  17. 廷尉光:光(字子路),是霍去病的亲叔父,也是一位重要的朝廷大臣。
  18. 执金吾延寿:延寿(字子明),是霍去病的亲叔父,也是一位重要的朝廷大臣。
  19. 大鸿胪贤:贤(字子文),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大鸿胪。
  20. 左冯翊广明:广明(字子信),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左冯翊。
  21. 右扶风德:德(字子思),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右扶风。
  22. 长信少府嘉:嘉(字子仪),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长信少傅。
  23. 典属国武:武(字子谦),是霍去病的同母异父侄子,曾被封为典属国。
  24. 京辅都尉广明:广明(字子信),是霍去诗的同母异诸侄子,曾被封为京辅都尉。
  25. 司隶校尉辟兵:辟兵(字子仁),是霍去诗的同母异诸侄子,曾被封为司隶校尉。
  26. 吏民龚胜:龚胜(字子康),是霍去诗的同母异诸侄子,曾被封为吏民。
  27. 少府乐成:乐成(字子云),是霍去诗的同母异诸侄子,曾被封为少府。
  28. 太中大夫卬昧死昧死:卬(字子阳),是霍去诗的同母异诸侄子,曾被封为太中大夫。
  29. 天子皇太后陛下曰皇太后陛下曰:皇太后(即上官太后),是汉武帝的皇后。她下令霍光带领群臣护送昌邑王回长安,同时命令他们到皇宫祭祀祖先。
  30. 霍光顿首死罪:霍光(字子孟),是汉武帝的亲舅舅,他是霍去病的弟弟,靠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的提携而平步青云。他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年轻的汉武帝。
  31. 票骑将军去病:霍去病(字子侯),是霍光的异母兄长,他曾经因为战功出色而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
  32. 同日尽遣诸军勒兵祠坛下:诸军(指参与护送昌邑王回长安的军队)和祭祀队伍都在这一天出发。勒兵(即整顿兵马),祠坛(指祭祀祖先的地方)中。
  33. 谒者护军光驰入北宫:谒者护军(即负责护卫的官员)霍光驾车进入北宫。
  34. “谒见时”一句中的“谒见”指的是接见,“时”表示时间,“立”指的是立为皇太子。这句话描述了霍光陪同昌邑王在谒见汉武帝时被立为皇太子的情景。
  35. 辄持书诏以闻:辄(jí,立刻)、持书诏(即传达诏书)、以闻(即报告给皇帝)。这句话表明霍光会立即将皇帝的书诏传达给皇帝本人。
  36. 今车驾且行幸桂宫:幸桂宫(即到桂宫去)、车驾(即皇帝的车驾)。这句描述皇帝即将到桂宫去的情景。
  37. 得幸者则以为子矣:得幸者(即受宠幸的人)、则以为子(即成为儿子)。这句话表达了一旦皇帝宠爱某个人,那么这个人就被认为是皇帝的儿子。
  38. 注解及赏析
  • 霍光(字子孟),西汉时期名臣,霍去病之弟。其一生经历了从低贱到显赫的政治生涯。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运气,逐步攀升至高位,成为汉武帝最为信赖的辅政大臣之一。
  • 本文选取的是《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部分内容。这段文字记录了霍光如何辅佐年幼的汉武帝,处理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对外的军事征战,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手腕。
  • 文中提到的霍光多次被汉武帝委以重任,如摄政、拜大将军等,这些经历都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然而,他也面临着来自其他贵族和皇族的挑战和威胁,这些权力的斗争使他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
  • 霍光在位期间,虽然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但也有一些争议性事件,如他对昌邑王的处置方式以及他对某些官员的处置等。这些事件反映出他既有政治远见又不失人情味的一面。
  •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霍光的历史形象及其在历史上的评价。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懂得如何处理复杂社会关系的智慧之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