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天子下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朕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协师众,劳将帅,故隐忍而未有云也。今延寿、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虽逾义干法,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竟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宪,朕甚闵之!其赦延寿、汤罪,勿治。诏公卿议封焉。议者皆以为宜如军法捕斩单于令。匡衡、石显以为“郅支本亡逃失国,窃号绝域,非真单于”。元帝取安远侯郑吉故事,封千户,衡、显复争。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延寿为长水校尉,汤为射声校尉。

诗句:

于是天子下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朕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协师众,劳将帅,故隐忍而未有云也。”    

译文:

于是皇帝下诏说:“匈奴郅支单于违背礼仪,留住杀害汉朝使者和官吏士兵,非常违反道义,我难道会忘记吗?因此我优游不征讨,是为了联合军队,使将领们感到劳累。所以一直忍耐着,没有采取行动。”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1. 郅支单于:指的是匈奴的一员重要将领,因背畔礼义而被汉朝视为敌人。
  2. 礼义:古代中国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强调尊重和遵循传统礼仪。
  3. 将帅:指率领军队的将领,此处特指汉朝的将领。
  4. 隐忍:忍耐,暂时不采取行动。
  5. 重协师众:强调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6. 劳将帅:让将帅感到劳累。
  7. 故隐忍而未有云也:因此我选择忍耐,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8. 重协师众,劳将帅:强调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以及让将领们感到劳累。
  9. 故隐忍而未有云也:因此我选择忍耐,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这里的“云”可能是指行动或者决断的意思,但在这里上下文不太合适,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解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汉朝皇帝对郅支单于的态度及其行动的描述。诗中表达了皇帝对于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的严重不满,以及他为了联合军队、使将领们感到劳累而选择忍耐的态度。同时,诗中提到了皇帝曾经因为郅支单于的行为而感到愤怒,但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这种描述既体现了皇帝的决心和智慧,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