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守京兆尹。会昭帝崩,而新丰杜建为京兆掾,护作平陵方上。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中贵人豪长者为请无不至,终无所听。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名起居,使吏告曰:“若计如此,且并灭家。”令数吏将建弃市,莫敢近者。京师称之。
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
先是,颍川豪杰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一切治理,威名流闻,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
赵尹韩张两王传
探索古代政治与道德典范
- 前言
- 赵广字子都,涿郡蠡吾人,河间郡属吏,以廉洁通敏下士闻名。
- 赵广举茂材,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
- 赵广早年经历
- 少时为郡吏、州从事,名噪一时,以廉洁著称。
- 通过科举考试,赵广进入朝廷,历任平准令和阳翟令。
- 在担任阳翟令期间,赵广以其卓越治绩获得朝廷嘉奖。
- 官职晋升
- 因治理有方,赵广被提拔为京辅都尉,负责京城治安。
- 赵广的正直和智慧使他成为朝廷重臣,深得皇帝信任。
- 新丰事件处理
- 当昭帝去世后,新丰杜建成为京兆掾,负责平陵方上工程。
- 杜建因豪侠行为违法乱纪,赵广先警告未改,随后收案依法制裁他。
- 中贵人和豪长为之辩护者络绎不绝,但赵广始终坚守原则,不妥协。
- 家族与宾客谋议
- 赵广的宗族和宾客策划篡夺家国,赵广洞悉其计划并告之官员。
- 官员们将此事上报,赵广命令逮捕并处决了参与谋逆的家族成员。
- 此举震惊京城,人们称颂赵广执法严厉,公正无私。
- 地方管理与改革
- 赵广到颍川后,首先清除了原、褚两家为首的恶势力。
- 通过一系列措施,颍川地区的社会风气得到极大改善,盗贼活动减少。
- 赵广不仅严格执法,还注重人才选拔和使用,使地方更加繁荣稳定。
- 影响与评价
- 赵广的治理使得京师人士对他肃然起敬,认为他是难得的贤官。
- 他的正直和刚毅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被视为汉朝官场的楷模。
- 后世对赵广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普遍认为他是忠诚、勇敢且具有远见卓识的官员。
- 结语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不仅是赵广个人事迹的记载,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 通过对赵广一生的回顾,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
- 这段历史故事启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正义和法律的重要性始终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