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诩至,拜为美俗使者。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臧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钳。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于太守。”元惧,驰遣人呼弟。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雒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它郡,持头还,并皆悬头及其具狱于市。郡中清静,表善好士,见纪颍川,名次黄霸。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数年,卒。疾病,召丞掾作先令书,曰:“告子恢,吾生素餐日久,死虽当得法赙,勿受。葬为小椁,亶容下棺。”恢如父言。王莽擢恢为关都尉。建武中以并孙为郎。
《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赏析
《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是一篇记录东汉初年七位正直官员的传记,他们以刚直不阿著称于世。本文将从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诗句部分,文章开篇就提到了“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这是对其中一位人物严诩的任命。严诩原本是一个以孝行为官的人,他把自己看作是掾史的老师和朋友,对于自己的过失总是闭门自责,从不公开抱怨。当郡中发生动乱时,王莽派遣使者征召严诩,但严诩却拒绝了,他说:“我哀伤颖川的士人,我自己哪里会有什么忧愁呢?我是以柔弱的品行来征召人才,必定会选拔出一些刚猛的人才代替我来。如果这些人到了,那么就会有被压垮的人,所以我在这里为他们感到伤心。”
译文方面,这篇文章的翻译力求准确,力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人的言行。例如,在描述严诩拒绝王莽征召的句子中,译文“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就是对严诩这句话的直接翻译和注解。
最后在赏析部分,我们可以从这七位正直官员的身上看到他们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清正廉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了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尊敬。
《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通过具体的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向我们展示了七位正直官员的故事和他们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我们现代人的一种启示和激励。